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兰州有间“博物馆餐厅”:2000件老物件伴食客享“文化餐”

中新网兰州8月5日电 (艾庆龙 高莹)在甘肃兰州新区珠江大道上,有一栋灰色的三层楼房,木质两扇大门敞开,中间挂着4盏灯笼。这栋并不起眼的建筑是一家“博物馆餐厅”,记录了一个多世纪生活变迁。

近日,记者探访这家“博物馆餐厅”。推开厚重的木质大门,目光所到之处为外方内圆的灰色照壁,其上是一幅用干花、大理石、假山、木刻等制作而成的山水画,照壁后面则别有洞天,若干红灯笼点缀其中,一亭、一桥、一船是进入“餐厅博物馆”的必经之景。
建筑的二楼是餐厅包厢亦是博物馆展厅。“博物馆餐厅”负责人李维东告诉记者,此餐厅共有超2000件老物件,分门别类布设在31个主题“博物馆包厢”内。
老电视,老收音机,老玻璃漆画、老皮影、老墨斗、老衡器、老照相馆……从诞生之初的奢侈品到畅销多年的日用品,再到如今的陈列展品,在“留声岁月”“镜花水月”“方圆规矩”“风影旦戏”“称心如意”等包厢式展厅均能一一找到。李维东表示,以往只受到小众投资客追捧的老物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被更多民众所认可和追捧,成为“新宠”。
52岁的李维东收藏老物件已有20多年,仅有初中学历的他讲述“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却滔滔不绝。谈及收藏生涯,李维东介绍说,他初中毕业后便选择闯荡社会,在机关单位从事司机一职,闲暇之际,酷爱手表的他会通过收购和交换获得不同手表,慢慢便喜爱上收藏。
随着李维东开始经商,手头渐宽裕,从收藏手表的爱好发展成迷恋“老物件”,在民众眼中的无用之物,李维东却对此如获至宝。茶余饭后打听谁家有“老物件”,或交换或购买成为他的“工作”之一。

“以前,兰州村庄都建有水渠,借助水车之力,将黄河之水引至田间地头,灌溉农作物。随着科技发展,水车退出历史舞台,石头制式水渠也被遗弃。”李维东指着石头制式水渠说,两年前,他在乡村偶遇部分水渠,但村民不愿破土,心有不甘的他时刻惦记,得知乡村改造,便与朋友一同前往。
“施工现场一片狼籍,他和朋友埋头苦寻半日,仍毫无头绪。”李维东回忆说,当时,越寻找越心急,正当苦恼之际,在小山坡上寻到,便带回收藏。
“老物件对于现代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载体、一个工具,更多包含着时代的记忆。”2017年,李维东所在公司开始打造晴望川民俗文化村,已有万件“老物件”的李维东作为负责人之一,便提议建造“博物馆餐厅”。
“把餐馆变成博物馆,吃的不仅仅是美食,更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记忆。”李维东介绍说博物馆名称时说,晴望川是兰州新区所在地秦王川的古称,意为“天晴方可望见川之雄阔”。隋末,金城校尉薛举屯牧于此,号称“西秦霸王”,遂将“晴望川”改名“秦王川”,并沿用至今。
2012年,兰州新区获批成为全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一座承担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极的新城在秦王川上拔地而起。
在晴望川民俗文化村,青石板的街巷曲曲折折,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李维东表示,“博物馆餐厅”2018年9月试运行,至今,单日游客和食客最高达5万人次。
“一件老物件,是一段回忆,你来,故事便有了续集。”李维东透露,让更多人通过熟悉的老物件,唤起美好的回忆。下一步,他会将剩余藏品专门开设博物馆,使游客或食客,可享“文化大餐”。(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李维 维东 老物 物件 兰州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