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产业对接 产业对接
屏边县新华乡——姬松茸产业拓宽群众致富路
盛夏时节,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乡八米桥南溪河畔,近百个错落有序的“小黑棚”里,正孕育着一丛丛幼嫩的姬松茸。基地里,杨兰芬一家不停往返于菌棚和加工厂之间,为采收今年的第一批菌子忙碌,“到现在已经有6000元收入,还有100多斤没卖。技术员说我们的姬松茸长势很好,今后的产量会更高。”
近年来,新华乡坚持走产业扶贫发展路子,不断探索“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路径,搭建“小黑棚”,栽种姬松茸,拓宽群众致富道路,夯实经济支撑,巩固精准扶贫成效。
群众对于姬松茸产业的信心,来源于姬松茸经济效益的验证。2015年,新华乡启动实施“产业发展脱贫一批”,积极寻求产业发展出路,在综合考察、对比、分析后,选择了在戈纪街村委会作为试点发展姬松茸产业。在初见成效的基础上,2018年,新华乡借助上海市徐汇区帮扶屏边的契机,争取上海援建资金300万元,建设八米桥姬松茸基地,鼓励“明白人、带头人”集中种植。
为将姬松茸产业有效延伸至贫困户,新华乡整合资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产、加、售”一体化产业基地,每棚补贴2万元,鼓励贫困户进行栽种。同时,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了福顺菌业有限公司,给予每户贫困户4000元种植补贴,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并签订“阶梯价”收购协议,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目前,基地已有24户农户进驻,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
据了解,姬松茸每年7月出棚,可持续到秋末,正常可以产菇8到10批次,产量达6至7吨,每棚产值5万元到6万元。目前,新华乡已发展姬松茸200余棚,预计农户可实现收入800余万元。绿意葱茏的红土地上,姬松茸产业拓宽了群众的致富路。
【编辑点评:搭建“小黑棚”,栽种姬松茸,每棚补贴2万元,鼓励贫困户进行栽种,拓宽群众致富道路。】
关键词:姬松茸产业拓宽群众致富路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