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西藏羌塘草原“永不褪色”的马文化之根

中新社拉萨8月11日电 题:西藏羌塘草原“永不褪色”的马文化之根
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
8月10日,随着云层的逐渐散去,西藏拉萨市当雄县持续几日的绵绵细雨停了,天空湛蓝如洗,该县208位少儿骑手,在海拔4600多米的山坡上策马扬鞭,完成了10公里马长跑比赛。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西藏羌塘草原独特的马文化再度升华。

当雄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中部羌塘草原,是拉萨市唯一的纯牧业县,世代相传的“马背游牧”生活,让其独特的马文化源远流长,养马、骑马、赛马、走马及马术等成为草原牧民生活的一部分。
2019年当雄县“当吉仁”赛马节于8月8日开幕,当地民众迎来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众多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也领略到了这一文化盛宴。
“‘当吉仁’赛马节传承性很强。”拉萨市当雄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吉仁”赛马节相关负责人边贵介绍,“当吉仁”赛马节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牧家少儿把赛马视作除文化课学习之外的一种‘必修课’,赛马已成为当地最广泛的全民运动项目。”

当雄牧民曾主要以游牧为生,无论出行,还是运送游牧物资,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边贵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摩托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走进牧民的生产生活,他们的交通工具逐渐被“铁马”取代,但是“马背精神”世代相传,人与马的亲密关系成为马文化之根,从未淡出过草原牧民的生活。
在“当吉仁”赛马节期间,当地牧民家的马除了参加10公里马长跑比赛外,还参加马3000米、5000米短跑和走马等。对此,当雄县公塘乡拉根村牧民普琼期待不已。
比赛前夕,记者来到普琼的家,一排柜子上摆有赛马第三名、第七名的奖牌和金牌。“这些是往届赛马节马长跑中获得的荣誉。”普琼语气中透露着自豪。
在与记者谈话间,普琼走进堆放各式马具的另一间房,他拿起一件手工编织毯夹在右臂腋下,带记者到离家不远的一顶帐篷内。
“这帐篷是在一个多月前搭好的,每天住在这里训练马。”普琼说,他和儿子每天起早贪黑训练跑马,同时昼夜为马洗凉水澡,“马身上的汗及时洗干净后,用毯子和被子把马裹起来,保存体内能量。”
“我们牧民常说,如果家里没有马,如同饭菜没有加盐。”当雄县牧民普拉旺杰说,他的爱马名叫“桑白顿珠”,意为心想事成、吉祥如意。普拉旺杰和爱马在马长跑比赛中获得第四名,为家庭赢得6万元人民币奖金。
“赛马名次象征马背精神,在赛道上驰骋的马都是值得骄傲的英雄马。”普拉旺杰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他的颈上挂满了众人献上的吉祥哈达,他不时抱住“桑白顿珠”的脖子向众人点头致谢。
普拉旺杰用手工编织的毯子把大汗淋漓的“桑白顿珠”裹得严严实实,并不停在赛道终点来回走动,生怕它受凉生病。“我始终觉得马就是我们牧民家庭最亲的一份子。”普拉旺杰如是说。
据悉,当雄县独特的全域旅游资源,深厚的马背文化,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以及冰川、雪山、湿地等自然美景,通过“当吉仁”赛马节这一平台实现“走出去”,为推动民众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赛马 文化 草原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