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家庭急救6大误区你知道吗?
暑假又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季,不少家庭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正确急救方法存在误区,据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开展的急救课程家庭急救误区调查显示,鼻出血、烧烫伤、跌倒坠床、惊厥、异物、骨折问题排名前六位。专家提醒,错误的急救方法不仅会延误宝贵的急救时机,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对生命安全造成隐患。比如孩子流鼻血后仰头、填塞、举手、按压出血部位……这些家长常规操作方式通通是错的!
那么,家庭六大急救知识误区都是什么?正确处理方法应是怎样?
1.鼻出血:孩子发生鼻出血后,要采取指压止血法。正确姿势应是直立前倾稍微低头,同时手指紧捏两侧鼻翼,压迫鼻中隔前下部5-10分钟,直至不出血;还可以同时用冰袋冷敷前额或头颈部,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若出血量大或不止,用塑料袋接住血液,以及擦拭用的纸巾,带到医院就诊。如果血流量过于凶猛,仰头止鼻血的姿势可能会让鼻腔里流出来的血进到喉咙和气管,导致气道阻塞;若流到胃里,刺激胃壁,易让孩子呕吐。塞纸团容易引发异物误入进鼻腔。而举手止血,则没有科学依据显示其有利于止血。2. 烧烫伤:孩子发生烧烫伤后,第一步立即寻找流动水(没有流动水可以用矿泉水)进行冲洗,冲洗时间至少15-20分钟;第二步小心翼翼地脱下衣服,避免强行脱,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减掉衣服;第三步在凉水里浸泡肢体,时间10-20分钟;第四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简单包扎;第五步到医院检查。误区:不能涂抹牙膏等,不能用针挑破水泡,不能强行脱衣服,要先初步降温后再到医院。
3. 跌倒或坠床:孩子发生跌倒坠床后,不同部位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例如脚踝扭伤肿胀了,要24内给予冷敷,抬高,不要揉;若是轻微擦伤,则用流动水冲洗,碘伏消毒,创口贴或纱布包扎;若头部着地,先到孩子身边观察其意识,皮肤起包后用冰块冰敷,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头疼等,尽快到医院就医,必要时拍片。
4. 惊厥:孩子发热时体温过高一旦发生惊厥,要立即将孩子平放在床上,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中分泌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不要硬掰肢体,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不要掐人中、合谷穴或针刺放血。当孩子稍微缓解,立即到医院。必要时可以拍下视频,带到医院看诊。
5. 异物吞咽:孩子天真活泼,好奇心大,容易把小物件放嘴巴、耳朵、鼻子内,因此发生异物吞咽。如果吃进异物,可以正确采用海姆立克法,如果是鼻子、耳朵内异物,先检查,能取出来则取,取不出时立即到医院。日常生活中把危险品远离孩子,预防最重要。
6. 骨折或脱臼:一旦孩子发生骨折或脱臼,先保持制动,用夹板或书本固定患肢,不要自行复位,立即到医院就诊。
对于意外伤害预防最重要,平时在生活、学习和活动中,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提前做好安全教育措施。
编辑:刘畅
关键词:孩子 家庭急救 误区 医院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