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安徽六安市政协建言大别山道地中药材开发利用

做好“药材文章”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2019年08月16日 10:49 | 作者:刘生宏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安徽六安市政协建言大别山道地中药材开发利用

做好“药材文章”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本报讯8月8日,安徽六安市政协召开“加强大别山道地中药材开发利用”对口协商会,邀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医药专家、中医药龙头企业负责人与委员面对面协商交流。

六安地处大别山区,是中医药资源大市,中药材资源丰富、门类齐全、品种繁多、蕴藏量大。全市共有中药材品种1866种,总蕴藏量2亿多公斤,品种占安徽省中药材资源的一半以上。2017年,六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西山药库”的发展战略,全市道地中药材开发利用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8年全市中药材产值已突破48.2亿元,带动中药材产业链从业人员近30万人。”市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方志龙介绍说,目前还存在支持重点不够明确、产业发育程度偏低、服务机构不够健全、基础保障亟须突破等困难和问题,并从突出扶持重点、加强种源保护、加快基础研究、推进基地建设、引育龙头企业、促进融合发展、完善服务措施、健全物流体系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从做好道地中药材初加工的角度,市中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中药师许永建议,要加强道地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环节的技术普及、人员培训和质量监管,确保道地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张成伟委员代表市知联会建议,要结合康养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链延伸,充分发挥大别山生态资源优势,依托皖药文化,打造仙草故里、康养圣地。

围绕霍山石斛产业发展,余茂耘委员建议,省、市要出台支持霍山石斛产业发展的政策,划定霍山石斛种植区域,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现代化霍山石斛经营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市政府副市长孙学龙表示,将认真吸纳委员建议,找准短板,增强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紧迫感;突出重点,有效提高道地中药材企业的发展水平;加大扶持,健全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机制。

市政协主席付新安表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逐步成为产业扶贫的新支柱、绿色振兴的新支撑,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制约因素,亟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推动六安道地中药材产业提质升级。

(刘生宏)

编辑:曾珂

关键词:做好“药材文章”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