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走出昆仑山共绘新图景——新疆移民搬迁安置点见闻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8日电 题:走出昆仑山共绘新图景——新疆移民搬迁安置点见闻
新华社记者 高晗、关俏俏
一年前,买合肉甫·木拉吧一家搬离有着“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区,来到94公里外的喀什地区泽普县桐安乡定居。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幅生活新图景。
买合肉甫·木拉吧曾经生活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乡,位于山地面积超过95%的昆仑山区,是我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一年前,这里实施了新疆昆仑山区一次跨地州、整乡镇的移民搬迁。搬入新家后,热娜古丽·喀尔曼发现街坊邻居需要购买装修建材,于是买合肉甫·木拉吧和热娜古丽·喀尔曼这对“80后”夫妻开了间百货商店。利用街边临时搭建的彩钢棚开百货商店,成了夫妻俩开启新生活的第一步。
一年后,当记者再次来到桐安乡,彩钢棚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商业中心的102间商铺。热娜古丽·喀尔曼的百货商店位列其中。
除了商铺和功能完善的公共设施,布满花卉的街头小巷将统一规划的安居房整齐“分割”,各户的农家小院里也是硕果累累。
51岁的阿尔孜古丽·麦麦提汗也在商业中心开了间商店,零食、冷饮、日用品……平均每天300多元的销售额让她颇为满足:“在山上我就开商店,但是进货要来回很多天,只能卖些保质期长的商品。如今这里送货上门,方便多了。”
同样喜欢新环境的还有村里的年轻人。18岁的热合曼江·穆合拜提是泽普县职业中学的学生,他说越来越喜欢这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刚刚在球场打完篮球后,他掏出手机刷起了抖音,“山里信号不好。现在这里不仅有休闲娱乐设施,还有很多同龄人。”
秋日午后的南疆城郊气温尚高,热萨来提·里提甫向庭院硬化的地面泼水降温。在她家的新居里,40平方米的牲畜暖圈、300平方米的种植区、80平方米的新房干净整洁,装修一新的木地板上铺了地毯。
热萨来提·里提甫向记者细数搬迁后的新生活:砖房能遮风避雨,自来水即开即用,长明灯点亮了夜晚……生活彻底和过去说再见了。“山里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而且路太远,最怕的就是生病。现在生活方式健康了,疾病少了,乡卫生院就设在家门口。”
除了人居环境的改善,搬迁还成为这些没走出过大山的贫困居民的人生拐点。贫困户比比江·带尔伟西说:“自从搬下山,我就知道不能只靠政府给低保,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过想要的生活。”
今年,比比江·带尔伟西在家门口的一家工厂实现了就业,刚刚结束3个月的培训,已经基本达到企业用工水平。泽普县德聚仁圣棉布艺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国宏说:“目前企业提供80个岗位,按计件发工资,预计每人月收入能超过2000元。”
为了让集中安置搬迁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桐安乡还开垦和改良1.85万亩土地,用作口粮和饲草料种植。
“搬迁一年来,供电、道路、卫生等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加之通过招商引资解决就业,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增收,原本的深度贫困乡脱贫在即。”桐安乡党委书记王守辉信心十足。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搬迁 昆仑山 走出 图景 新疆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