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扶贫是锤炼作风的考场
扶贫不单是个经济层面、发展层面的工作,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体现,也是干部锻炼的实践熔炉
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是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应有态度。严格贯彻精准方略,认真整改问题,提高脱贫质量,是破解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必然要求。
一名身有残疾的贫困户,因社保兜底政策脱贫,而贫困户自己却心有“不甘”:如果有适当的劳动机会、条件,他还是希望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劳动脱贫致富。扶贫干部在入户调研中发现的这个事例,说明贫困群众的具体情况往往千差万别,机械套用兜底政策,与精准扶贫的要求不符,简单的“一刀切”也容易消磨被帮扶者的积极性。尽管兜底显示出政策善意和民生温度,但兜底脱贫如何因人制宜,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扶贫即扶人之“贫”,而人之“贫”千差万别,有的贫在条件,有的贫在能力,有的贫在志气,不一而足。精准扶贫的要义之一就是根据贫困户的具体实际,缺啥补啥,进行精准施策,进而实现被帮扶者尽其才、尽其力,最大程度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扶贫效果。发钱发物“一发了之”,或统一入股分红“一分了之”,或低保兜底“一兜了之”,都没有下足绣花功夫,扶贫成效可能会打折扣。
记者在调研走访中发现,扶贫工作恪守精准要求,应当力避如下问题:工作不够扎实,深入群众不够,水过地皮湿,不能真实、准确把握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帮扶过程中贫困户不理解不配合,于是工作应付敷衍,简单套用政策;图省气力、偷个懒,工作不够细致,未能提出针对性强的高效帮扶措施。时下,脱贫攻坚依然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工作要因时、因地、因人而精准施策,切不可有“抄近路”的偷懒想法。
从长远来说,贫困人口和地区的脱贫不是终极目标,只是整个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步。不能简单为了“闯关”,采取无法长久执行的临时性措施、短期行为。一旦临时性政策措施“退坡”,将会降低扶贫工作的效率、效益,影响扶贫工作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因此,扶贫工作不能仅仅盯着多少人收入在贫困线以下这样的简单数字,而要立足于贫困地区、群众的长远发展,着眼于补齐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扶贫的政策、办法要有的放矢、重在实效,并能与未来发展、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进而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从更深层次来说,扶贫不单是个经济层面、发展层面的工作,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体现,也是干部锻炼的实践熔炉。一名干部谈到参加扶贫工作的收获时说,扶贫让他有机会、有动力、有意愿深入到最贫困、最艰苦、以前关注不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掌握了民情、民意、民风。扶贫工作是深入群众、联系群众、锤炼作风的一项工作。深入群众、不务虚功,必定能收获一举多得的实际效果。
【编辑点评:扶贫不单是个经济层面、发展层面的工作,也是干部锻炼的实践熔炉。】
关键词:扶贫是锤炼作风的考场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