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想清楚 做到位———全国政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常委会议做的那些事
想清楚 做到位
———全国政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常委会议做的那些事
本报记者;吕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努力办好”到“办好”,是对教育工作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时代要求。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直是全国政协工作的主线。早在今年年初,全国政协就把8月召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列入了2019年年度协商计划,而在此之前,由教科卫体委员会牵头,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纷纷参与到了这场会议的准备工作当中。
■广开思路充分论证
教科卫体委员会对承办此次常委会高度重视,很早就开始谋划会议部署。在委员会看来,要开好这次常委会议,理清思路、设置好专题及论点至关重要,因此,委员会主任袁贵仁、驻会副主任丛兵带领办公室同志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文件精神,特别是学习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教育的最新指示精神,对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委员会办公室还专门走访了教育部有关司局,了解当前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并建立了工作交流机制。
在学习和交流中,教科卫体委员会对会议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们认为,会议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宗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题目要体现和对应近年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教育政策文件和各项会议精神,并紧扣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定位,找准政协的角度和站位,将会议开出政协特色。同时,必须突出问题导向,从当前人民群众还不满意、存在突出问题的方面入手,结合政协委员在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特别是在最近的网络议政中反映较多的内容,综合考虑进行专题谋划。
在组织形式上,教科卫体委员会也提出了新想法——由9个专委会共同承办相关专题。“因为教育涉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专委会共同参与,有助于扩大常委和委员的参与面,增加关注度和重视度,也有助于扩大调研范围和加强调研深度,提升会议发言质量和讨论效果。”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起顺表示。
起草形成专题及分题目设置初稿后,委员会于1月8日召开研讨座谈会,卢展工副主席出席并讲话,部分委员和7个部委、研究机构负责同志参加,对题目设置提出意见建议。1月9日,袁贵仁主任再次召集办公室同志与教育部有关司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同志进行研究讨论,进一步修改稿件。1月17日,驻会副主任丛兵主持召开会议,征求了各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和有关局室负责同志的意见,在汇总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形成了《第八次常委会与专题设置及分题目(稿)》。
从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进一步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期盼,从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到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实力和吸引力,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增强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再到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升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会议的7个专题涉及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各大重点、难点、热点问题,39个分题目的设置也充分考虑了各专委会的工作特点,使专题设置与委员会工作、会议组织工作更好地契合。
■“全民”动员集智聚力
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等9个专门委员会接到了相关专题任务,自4月底起,有关教育的调研大幕正式拉开。
教科卫体委员会负责的是“进一步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期盼”专题。早在今年一月,他们就赴山东、云南进行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调研并承办了于4月12日召开的“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双周协商座谈会。此次再度聚焦幼儿教育,他们选择了陕西和湖北,开展了更为细致和深入的调研工作。5天,7个调研点,4场座谈会,调研组几乎马不停蹄。
每天晚饭后,也是珍贵的工作时间,委员们坐在一起,以茶为媒,深度交流,把白天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讲述给大家,在对话与碰撞中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共识。比如幼儿园教师的编制问题、社会认可度问题,再比如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问题等。调研组将这些迫切需要认识并解决的问题都写入了调研报告中,并将关于学前教育的大会发言提交给了大会发言组。
5月20日至24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完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制度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引导民办教育发展”调研组一行赴湖南、安徽两地,深入多所民办学校了解情况,并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部分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进行座谈,意在摸清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之后我国当前民办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一路看过来,感觉问题还很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民办教育时间短、发展快、规模可观;覆盖宽、样式多、贡献突出,解决了补充性、实用性、选择性的教育资源供给;经历难、压力大、经验可贵;探索、滚动、开拓,为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转型急、焦虑多、急需新法新政的支持。目前是国务院实施条例还没有出台、各地支持细则还没有落地的空窗期,我们的确要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作用,及时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孙思敬如是说。
在专题分工中,全国政协办公厅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但他们却将今年仅有的两次常委视察中的一个部署为“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题。
6月10日至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率队远赴甘肃,先后在兰州、临夏、甘南、陇南等地视察,并在兰州市召开情况介绍会、意见交换会。邵鸿在会上表示,目前深度贫困地区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财政可持续投入还有缺口、乡村教师建设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乡村教师水平与社会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等方面,需要我们贯彻落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战略部署不放松,进一步深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改革并完善相关政策,科学统筹规划教育布局。
如今,各个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已经提交汇总。
■明晰内涵有所侧重
按照事先的专题设置结束了相关调研之后,教科卫体委员会开始了进一步的思索:会议的七个专题是按照教育的不同领域设置的,但到底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似乎并不是把七个专题的“事”说清楚就可以得到答案的。如果能把“人民满意的教育”内涵分析好,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参会常委和委员理解选题,以便提出更有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于是,在召集办公室同志专门开展讨论,并与教育部有关部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教科卫体委员会拟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内涵分析》,成为此次常委会议的参阅资料。
在这篇内涵分析中,教科卫体委员会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做好五方面的事情。
———“保基本”,让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因此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促公平”,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差距,补齐短板,缓解人民群众的“教育焦虑”。
———“提质量”,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热切期盼。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求实效”,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因为“人民满意”既包含客观因素,也包含主观感受,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想清楚,做到位;在实践中思索,在思索中求证。为办强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国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一直在路上。
编辑:曾珂
关键词:全国政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常委会议做的那些事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