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贴秋膘”过猛 当心贴出病
长达40天的三伏天熬出了头,但“秋老虎”的威力也不可小觑。整夜吹空调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发作、面神经炎,饱餐过后引发急性胃肠炎、鼻出血……最近,各大医院的门诊患者中,因贪凉、盲目“贴秋膘”引发疾病的患者不少。长沙市中心医院专家提醒,夏秋交替之际应避免贪凉和盲目进补。
A 急性胃肠炎
典型病例 “贴秋膘”一顿猛吃,腹痛不止进医院
李先生向来爱吃烧烤、喝啤酒。近日,他和朋友一起吃晚饭,大家聊起了“贴秋膘”的话题,于是决定好好补一补。各种肉串、牛羊排、猪手等油腻美食下肚,再配上冰镇啤酒,大家不知不觉就吃得肚子胀鼓鼓的。饱餐回家后,李先生出现了恶心、腹痛等症状,起初以为只是吃多了,消化了就好,谁知到了下半夜,不仅腹痛没有缓解,还出现了腹泻不止的症状。李先生不得不连夜赶到长沙市中心医院看急诊,经检查被确诊为急性胃肠炎。
健康提醒 饮食宜清淡,别盲目“贴秋膘”
“每年夏秋交替之际,都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丁宁解释,立秋后高温天气缓解,人的脾胃功能逐渐恢复,相比酷暑天气食欲明显增强,容易暴饮暴食,加重肠胃负担。同时,初秋仍然天气闷热,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病菌易乘虚而入,也容易导致肠胃疾病。
“‘贴秋膘’要有度,‘贴’得过猛会给肠胃增加负担。”丁宁介绍,夏秋交替之际人体消化系统比较脆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年老人、肠胃不好者,可在秋天适当喝点健脾养胃粥或滋阴润肺汤,少量多餐、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烹调方法尽量多用蒸、熬、煮、烩等,忌用煎、炸,避免吃过甜、过酸、过冷、过热及辛辣的食物。要控制总进食量,尽量选择低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降低肥胖、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
B 鼻出血
典型病例 羊肉火锅下肚,高血压患者鼻血流不停
41岁的王先生在两年前的单位体检中就被检查出高血压,医生叮嘱其改变过去的不良生活方式并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可是,王先生感觉自己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没有引起重视。
近日,王先生和朋友一起进补,一顿丰盛的羊肉火锅吃下来,他觉得鼻腔里有些干涩、发痒、发热,随后鲜血直流,反复按压鼻翼,血也没止住,赶紧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看病。医生给王先生测量血压发现,其血压高达175/120毫米汞柱,结合临床检查,诊断为鼻出血、高血压病3级。经过鼻内镜电凝止血、口服降压药等紧急处理,王先生的血压慢慢降了下来,鼻出血逐渐停止。
健康提醒 高血压患者少吃温补和辛辣食物
据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王蔓菁介绍,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有鼻部损伤、鼻腔解剖异常、鼻部炎症、鼻咽部肿瘤、鼻腔异物、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其中高血压导致的鼻出血约占50%。秋季是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的高发期,因为秋季天气干燥,易导致鼻腔黏膜干燥,从而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发生鼻出血时不要惊慌,如果情绪紧张,会让交感神经兴奋、血压进一步升高,从而导致出血量增加。”王蔓菁提醒,病因明确且出血量极少的鼻出血患者,可自行在家处理,采用指压法:往鼻腔内塞入棉球,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10至15分钟,用冷水袋或冷毛巾敷于额、颈部,使血管收缩以达到止血目的;若鼻出血反复发作,出血量大、出血不止,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止鼻血有两个常见误区:一是将头后仰,这会让鼻血流到口腔,吞入胃部或呛入气管,可引起恶心、呕吐甚至窒息。因此,流鼻血时不要往后仰头,应稍稍低头。二是随手把卫生纸塞进鼻孔。纸巾泡久了会烂掉,起不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且碎在鼻腔内的纸巾难以取出。因此,建议用棉球堵塞鼻孔帮助止血。
王蔓菁提醒,不少人有“贴秋膘”的习惯,高血压人群则要尽量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以及烧烤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多食用人参、西洋参等补药,以免诱发鼻出血;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平时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C 慢阻肺急性发作
典型病例 整晚吹空调,导致慢阻肺急性发作
66岁的吴先生有40多年烟龄和多年的慢阻肺病史,前几年,他每年冬季都会发生慢阻肺急性发作,甚至有一年冬春季节连续4次入院治疗。今年立秋后,气温持续居高不下,吴先生因贪凉每晚睡觉吹空调,引发了发热、咳嗽、咳痰,伴呼吸困难。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病诊疗中心门诊,医生考虑为慢阻肺急性发作、肺部感染,吴先生再度入院治疗。“都说慢阻肺患者‘盛夏易过,冬春难熬’,没想到今年秋天却因贪凉发病。”吴先生说。
健康提醒 勤通风、空调温度别太低,避免感冒
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医院副院长、呼吸病诊疗中心主任杨红忠介绍,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具有不可逆的特征,主要临床症状有反复咳嗽、咯痰、喘息等,可并发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气温较高时,人体支气管舒张,慢阻肺患者呼吸变顺畅,症状进入稳定期或缓解期。但在临床,夏季或秋季因吹空调致慢阻肺加重的例子也不少见。”杨红忠介绍,有的家庭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人体难以适应室内外较大的温差,容易发生感冒;有的家庭因为开了空调,整日紧闭门窗不通风,若一人出现感冒,全家可能出现交叉感染。慢阻肺患者本身免疫能力较低,他们的肺组织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一旦患上感冒,很容易由上呼吸道感染进展为气管或支气管感染,从而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另外,受长期空气不流通、空调清洗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各类有害物质可能残留在室内,对慢阻肺患者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
“40岁以上,长期吸烟,活动后出现气急、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者,最好定期做肺功能检查,警惕慢阻肺的发生。”杨红忠建议,慢阻肺患者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空调温度不宜调太低,保持室内温度28℃左右为宜;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夜间睡觉时需加盖空调被,避免受凉感冒;戒烟,多喝温水,多吃润肺的食物,比如银耳、莲子、百合、梨、蜂蜜等;加强机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条件可在医师指导下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规律用药、家庭氧疗,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频率,改善生活质量。
D 面神经炎
典型病例 整夜吹空调,一早发现嘴歪了
近日,37岁的刘女士戴着口罩和墨镜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一进诊室就着急地说:“我的嘴歪了!”
刘女士很怕热,立秋后仍然整晚吹着空调睡觉。这天早上,她起床洗漱时突然发现嘴角歪斜,漱口水控制不住地往下流,同时,左眼睑无法完全闭合,时不时地流眼泪。本想赶紧吃个早餐再去医院,却发现左侧口齿咀嚼困难。
医生接诊了解到,刘女士左侧面部麻木,无法完成鼓腮、吹口哨等动作,考虑为受凉引起的面神经炎,也就是俗称的面瘫。
在神经内科治疗几天后,刘女士转入康复医学科接受了针灸、理疗等对症处理,目前她的面神经炎症状明显好转,预计一个月左右可完全康复。
健康提醒 不洗冷水脸,避免空调直吹
“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歪嘴风、吊线风,主要诱因包括头面部受寒、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病毒感染、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振介绍,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主要症状为口眼歪斜、额纹消失,不能完成抬眉、闭眼、鼓嘴、吹口哨、鼓腮等动作。立秋后,该科已收治了8例面神经炎患者。
王振提醒,在夏秋之交,应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不用冷水洗脸,避免长时间直接对着空调、风扇吹风;日常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注意饮食调养。
面神经炎患者急性期要充分休息,避免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场所,避免受风、受寒加重病情。患者可通过嚼口香糖加强患侧面部肌肉运动,沿面部肌肉纹理进行推拿,也有利于康复。
编辑:刘畅
关键词:贴秋膘 疾病 肠胃炎 鼻出血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