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要闻 要闻
70年,“吃喝”已不是家庭支出大头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于佳欣、岳文婷)“买供应糖半斤0.35元,一斤醋0.14元……”今年71岁的河北省涉县辽城乡西辽城村村民王益清,从20多岁起就有记账的习惯。积攒至今,5本厚厚的“家庭账本”,记录着全家人的收支,也浓缩了时代的变迁。
王益清说,1978年,他们两口子一年赚了248.93元,花掉248.56元,只剩0.37元。“光花在吃上面的钱,就占了六成。”
王益清说的六成,与经济学上的一个名词“恩格尔系数”密切相关,即食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这一系数越低,往往意味着生活水平越高。
放进70年的刻度看,这个数字变化明显: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超过60%,农村的更高;到2018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4%。70年,降幅超过一半。
与此相呼应的是,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达到2822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
70年来,恩格尔系数降低的同时,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折射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澎湃动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国人把更多钱花在吃以外,消费从物质层面的满足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享受。
如今,王益清家用于食品的支出占比下降到5%,其他的支出项目却越来越丰富。在她的账本上,这些年有一项支出是固定的,那就是旅游。北京、西安、大连、桂林……账本上的风景“坐标”越来越多。
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住更大的房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追一部最新上映的电影、把更多汗水挥洒在健身房……如今,很多家庭的账单发生了变化,消费升级“看得见”“摸得着”。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