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欢聚中原叙情谊——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侧记
新华社郑州9月12日电题:欢聚中原叙情谊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侧记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 翟濯
中原大地,黄河之畔,万余名各民族兄弟姐妹欢聚在中华民族母亲河南岸,载歌载舞,携手联欢,共叙情谊,促进团结。
12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民族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在炎黄广场举办。民族大联欢和开幕式、闭幕式一样,是民族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有朋远来,礼乐相迎。早上9时许,在远接、近迎、礼敬的迎宾仪式中,34个参赛代表团、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步入民族大联欢的会场。
1953人组成的鼓阵和旗阵在黄河南岸绵延1953米列队远接;56名黄河汉子擂起大鼓,56名少女跳起古风舞蹈,夹道近迎;300名少年在笙、瑟、编钟等古乐声中吟诵着欢迎词,礼敬嘉宾。
在带着阵阵凉意的秋雨中,各民族同胞的联欢热情丝毫未减。来自黑龙江的达斡尔族运动员英力感叹:“文化氛围很浓厚,对礼乐吟唱那一部分印象特别深刻,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声势这么壮阔的表演。”
据介绍,以“礼”相邀为尊敬,以“乐”相迎为和谐,这体现中华文明中秩序与和谐的理念,也象征着民族运动会是和谐、团结的盛会。
“路边的大鼓,展示的茶艺,迎接仪式体现了中原礼仪文化,很热烈,很热情。”江苏陀螺代表队教练员王振第四次参加民族运动会,入场时,他忙着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一个个欢乐时刻,明晚,他和队员们还将与所住酒店的工作人员共同联欢,共度佳节。
上午10点30分许,随着舞台屏幕上闪现中国结,炎黄二帝山体上垂下56条礼带,本届运动会的会徽腾空而起,文艺演出拉开帷幕。
文艺演出以“郑州欢舞迎客来”“山河欢歌乐交融”“家国欢笑共筑梦”三个篇章的歌舞,展示各民族欢聚一堂,携手共筑中国梦的欢腾情景。
在“郑州欢舞迎客来”中,融合中原曲艺元素的歌曲、青春时尚的现代街舞、闻名中外的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展现了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郑州飞速发展的青春活力、中原禅武文化的魅力。
“山河欢歌乐交融”章节,身着民族服饰的各民族兄弟姐妹们踏歌起舞,与滚滚黄河相映生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团结的场景。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在“家国欢笑共筑梦”中,56个可爱的小朋友唱起动人歌曲,孩子们欢呼跳跃着聚拢在圆形平台中央,仿佛一颗颗红润饱满的石榴籽;多位民族歌手依次唱起各民族传唱已久的歌谣,歌唱幸福生活,歌唱伟大祖国,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
“表演非常精彩,看到了不同民族的服饰、乐器、歌舞,感觉眼前一亮。”已在会场忙碌9天的志愿者武志龙说,一定要为民族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民族大团结点赞。
“56个民族都来了,很欢乐,很热闹,表演中还有藏族的锅庄舞。”来自西藏的教练员罗布次旺带着藏族传统体育项目“打牛角”登上民族运动会的舞台。“开阔了眼界,结识了陕西、宁夏等地的朋友,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表演项目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文艺表演结束后的游园活动,再次架起了各民族兄弟姐妹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民间曲艺、传统婚俗、社火表演……各民族同胞纷纷参与体验。泥塑、剪纸、陶瓷等5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展中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大陆的同胞很团结,很有力量,办了这样的盛会,我们觉得很感动。”来自台湾的运动员王春梅在本届运动会上参加了表演项目“台湾情”,参加过开幕式、民族大联欢等活动后,她说:“活动中大家就像一家人。”
一张张欢乐的笑脸,一曲曲欢快的歌舞,一份份真挚的情谊,荡漾在你我的眼前、耳畔、心间。黄河之畔,民族大联欢落下帷幕,但各民族之间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越过大江大河、雪山草原洒遍了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各民族群众心间,茁壮成长,枝叶参天。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民族 联欢 中原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