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一个造桥世家的守望:希望有更多机会建木拱廊桥

中新网宁德9月18日电 题:一个造桥世家的守望:盼更多机会建木拱廊桥
中新网记者 吕巧琴 叶茂
在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景区内,一座长达66米的木拱廊桥横跨两岸,飞檐翘角,古香古色。桥名“双龙桥”,桥面距水面有三层楼高,这是宁德市屏南县境内第二长桥。
“双龙桥”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春财主持重建。廊桥内的“师傅梁”上,刻写着他的名字。

“真想不到,我还有机会造桥。”今年83岁的黄春财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木拱廊桥,不要寸钉片铁,只凭椽靠椽、桁嵌桁,衔接严密,结构稳固,以“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独特桥梁样式,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屏南县境内现存古代木拱廊桥10余座,有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等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春财就出生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的一个造桥世家,祖父黄金书是清末著名的廊桥工匠,父亲黄象颜一生造桥31座。造桥工艺一代传一代,到了黄春财这里,已传了三代人。他15岁就跟随父亲跋山涉水,到建瓯市、顺昌县、古田县等福建各地造桥建屋。
1956年,时年20岁的黄春财就“主绳”(指挑大梁的师傅)建造了上圪桥,成为当地廊桥工匠的后起之秀。然而,此后廊桥建造的机会越来越少,他最后一次造桥是在1969年。
“无桥可造”,成为黄春财当时的心结。“父亲嘱咐一定要把技艺传承,想到造桥就此中断,心里非常难受和遗憾。”
2003年1月,国家文物局来到长桥村的万安桥调研宁德市木拱桥相关课题,当地政府官员找到了当时已是67岁的黄春财老人。

“差点失传啦,幸好有一箱图纸。”黄春财说,以往技艺传承只能靠口说心记,造桥也只能靠模型,徒弟学得慢;他学会图纸设计,才将廊桥建造相关资料用图纸保存下来。
2005年起,黄春财带着二儿子黄闽屏,还把长年在外打工的小儿子黄闽辉叫回来,父子三人在屏南县先后修建了10余座廊桥。
“刚开始不想回来,觉得没什么前景,很多木工都转了行,父亲也是隔了三十几年再出山。”最终拗不过父亲的劝说,黄闽辉回来试试。
如今,黄闽屏、黄闽辉都能独立造桥,已分别获评为福建省级、屏南县级“非遗”传承人。“庆幸自己学到了这门手艺,也想将技艺传承下去。”黄闽辉手上满是造桥留下的老茧和伤痕。
为进一步传承造桥技艺,黄春财组建了一支约20人的廊桥营造队伍,赴北京录制《中国手艺》纪录片、参加央视节目,去台湾参加“非遗”展。这个造桥世家还成立了黄氏家族木拱桥技艺传习所,培养了10余名手艺人。
今年30岁的黄颖,是黄春财的孙子,成为了廊桥营造的新生力量。他说,好的东西还是要传承下去,希望将技艺学习完整后,报考建造师资格证。
目前,国家提供资金扶持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闽浙两省也联手推动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签署了《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联盟协定》。
看到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得以传承,黄春财希望有生之年能有更多机会建木拱廊桥。(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造桥 黄春 拱廊 春财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