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一个都不能少——江西省南昌县政协与贫困户齐心“摘穷帽”
人民政协网9月23日电(记者 王磊 通讯员 辛爱华) 国庆前,江西省南昌县政协主席郑响龙带着政协机关干部们再次来到泾口乡泥湾村走访慰问18户精准扶贫户,仔细查看住房环境和饮食情况,详细了解贫困户诉求,商讨脱贫解困办法。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昌县政协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积极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政协力量、贡献了政协作为。在做好规定动作,集中精力对泥湾村18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县政协还创新自选动作,打出了助力脱贫攻坚的一整套“组合拳”。
宽敞的客厅、透亮的厨房、干净的厕所……走进泾口乡泥湾村村民舒水凤的新家,大家都忍不住赞叹。
而数年前,舒水凤还居住在破旧不堪、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国家的精准扶贫工作让她与郑响龙结成了对子,郑响龙不仅多次到她家里探望,了解她的情况,更时时记挂着她的房屋改建情况。
“我做梦都想不到可以住进这样好的房子。”这是舒水凤常说的一句话。对于一个年逾六旬、丈夫常年卧病瘫痪在床,仅靠低保维持生活的老人来说,眼前这栋干净、舒适的两层小楼确实是一种奢望,但现在都变成了现实。
“安居梦”的实现得益于县政协积极开展的“脱贫攻坚委员在行动”危房改造扶贫认领活动。活动中,县政协委员捐助和认领危房改造扶贫对象66户,捐助资金223万余元,实实在在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做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在县政协的关心帮助下,舒水凤家被列入第一批危房改建名单。
“这个活简单,上手就会。车间就在村里,抬脚就到了,工资按计件算,时间自由,农活、家务都耽误不了,我一个月能拿到1580元,好得很!”泾口乡东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樊菊得笑容灿烂。
东岗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在奔小康的路上,一些年龄偏大、缺乏技术的人掉队了,贫困户的帽子始终摘不掉。为了让大家早日脱贫,“脱得了、稳得住”,县政协通过新成立的政协委员“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公益中心平台,出资5万元帮助南昌昌鸿服装实业有限公司在该村设立扶贫车间,优先为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全村25户48人实现了脱贫致富。同时,积极发动委员引导和联系产业扶贫工作,在委员企业中,共安置贫困人员就业达128人。
“三风”爱心公益中心创立之初,全体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倾情投入,募得善款200万余元用于助学、助医、助老、助孤、助残、助困、赈灾等公益事业。中心刚一成立就把工作主题确定为助力脱贫攻坚,在“聚焦精准扶贫、助力安居扶贫”捐赠活动中,捐助资金50万元。
为充分发挥自身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县政协还大力开展“委员进社区、带头促‘三风’”活动,全县295名政协委员分成27个小组沉到基层、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扶弱济困,打通了委员履职“最后一公里”。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县政协各界别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形成了委员齐心“斩穷根”、合力“摘穷帽”的生动局面。
经济界别开展“精准扶贫送岗位,就业帮扶促发展”活动,组织20余家用工企业,拿出普工、保安、保洁、水电等400余个就业岗位,针对有求职意愿的贫困户,为他们提供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公益性岗位等服务,签订用工协议65个。医卫界委员以为困难群众诊病送药、医疗救助、服务社会为重点,多次到乡村、社区开展活动。工商界委员以资金救助和岗位培训为抓手,组织各社会组织、慈善机构、民营企业、扶贫志愿者共同行动,推进扶贫救助。教育、科技、文体新闻等界别委员把工作重点放到教育均衡、推广科技、文化进村、环境美化、技能培训的智力扶贫上。
此外,县政协开展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活动,就打造“一村一品”、农村电商产业扶贫等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委员们积极提交有关脱贫攻坚的提案,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应有作用。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南昌县 政协 扶贫 贫困户 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