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从“种养增收”到“流量创收”——“网红”农民的丰收新图景
新华社南昌9月23日电(记者郭强 姚子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网红”农民。一些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仅面朝黄土,也开始面朝镜头,不仅通过“种养增收”,也开始实现“流量创收”。
“大家好,我是乐文秋,今天带大家一起去挖葛根……”在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脚下的温汤镇下巩村,乐文秋头戴草帽,身穿军绿色工服,斜跨一个箩筐,扛着一把锄头,用带有浓浓乡音的普通话对着手机镜头做直播。
放在以往,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个40多岁、朴朴实实的农民可以如此大方面对镜头,用诙谐的语言和网友互动,更想不到他家还曾是贫困户。
因胃出血,七年前乐文秋花去10多万元治病,因病致贫。病好后,他开始种起猕猴桃、八月瓜,同时也贩卖一些山货,每年挣一两万元。2017年,乐文秋参加当地政府开展的互联网电商培训,开始萌生了在网上卖山货的想法。
从在朋友圈叫卖山货到拍短视频推销农产品,再到在镜头前直播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乐文秋逐渐成长为一名“网红”,被粉丝们亲切称呼为“秋叔”。借助网络直播,他很快就尝到了“流量创收”的甜头:过去难卖的山货在网上成为抢手货,一年内销售额达三四十万元。
“通过直播,我把网友们带到大山深处,带到农民家里,把原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原汁原味地展现给大家,让大家吃得放心。”他说。
自己富裕后,乐文秋还成立了一个种养专业合作社,既帮村民卖土鸡、原生态大米等,又聘请贫困户收购、包装山货,帮助他们脱贫。下巩村75岁的村民乐满云说:“现在,家里的土鸡和鸡蛋不愁卖啦,今年我又养了些鸽子。”
在互联网时代,农民从“种养增收”到“流量创收”,是农民转变思维、跟上时代的体现,折射了农业的新业态、农民的新理念、农村的新动能。
“借助互联网,农民的丰收节,也将成为市民的农产品网购节。”乐文秋说,今后,他一方面将继续做好直播,吸引更多流量;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种养规模,生产更多山货,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编辑:秦云
关键词:网红农民 丰收 流量创收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