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内蒙古:丰收的内涵在“升级”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23日电(记者 殷耀、勿日汗、于嘉)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家住呼和浩特市榆林镇河南村的赵继娥家欢声笑语。平日在城里工作的孩子们都回到了村里,特别是往年都不愿回农村的城市儿媳妇们也来与父母一同庆祝丰收节。
“今年家里安装了冲水厕所和热水器,条件跟城里楼房没啥区别了,这样,在城市长大的儿媳妇和孙子们就乐意回农村住了。”赵继娥说,以前的旱厕夏天臭味熏天、冬天寒风刺骨,孩子们不习惯,每次回来都不愿意过夜,有时候为了上个厕所,开车到镇里。
在年近60岁的赵继娥看来,今年最大的丰收是家里迎来了“厕所革命”,彻底告别“踮脚尖、捂鼻子”上旱厕的日子。5000元的厕所改造费用,村集体和她所在的赛罕区政府还给补贴了一半。
对于农牧民来说,丰收的概念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含义。在赵继娥小的时候,丰收对庄户人来说是能吃上一顿饱饭;包产到户之后,农村迎来了真正的丰收,这时的丰收就是一天比一天富起来的好日子。
“如今,乡村的丰收又上了档次,农牧民们在生活富裕的同时,希望乡村的产业更兴旺、住宅更宜居、乡风更文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委书记云忠厚说,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赛罕区在内的内蒙古许多地方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包恩本嘎查,牧民王忠家也充满着丰收的喜悦。但与传统牧民的丰收不同,这位年轻牧民的丰收主要来自旅游业。草原的黄金旅游季已接近尾声,在这个夏天他靠草原旅游创收50万元。在内蒙古草原,旅游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王忠的家在我国十大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在过去很多年间,土地沙化、风沙连天。从2000年开始,国家在这里实施了多项生态治理工程,终于让这片草原重新焕发生机。
“以前沙化的草原,如今越来越美,而重新变美的草原给了牧民们‘卖风景’的资本,让我们脱贫致富。”在王忠看来,现代牧民的丰收不光依靠卖牛羊,创收的渠道还能更丰富。
“年丰远近笑语乐”,乡村生活越来越富裕、舒适的今天,在农牧民的眼里和心里,秋天没有悲凉和寂寥,只有丰收和喜悦。(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丰收 内蒙古 草原 内涵 升级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