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董圆圆:沿着师父梅葆玖的足迹传承京剧艺术
“除了把老艺术家留下的经典剧目保护好传承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戏曲人才的培养,希望尽我个人最大的努力,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董圆圆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出生梨园世家的董圆圆,11岁时进入天津市戏校学戏,后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拜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为师,成为梅派第三代传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全国京剧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一路走来,董圆圆得到专家肯定,拥有众多戏迷。
“天赋、勤奋、机遇,要在我们这行取得成功,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董圆圆坦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孩子练功时撕腿掰腰,很少有家长能忍住不落泪。
小时候学戏没有派别概念,直到进入中国戏曲学院,董圆圆才有机会现场观看梅葆玖先生演出的《凤还巢》,“唱腔念白优美动听,舞台表演端庄大方,那时才真正领悟到这就是梅派艺术,是我喜欢和追求的方向。”
1987年,为中国戏曲学院校庆排演《霸王别姬》时,董圆圆得到了梅先生的亲自传授,此后一直在其身边接受熏陶、学演梅派剧目,并于1995年正式拜师。
曾连续担任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梅葆玖,多年为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弘扬,致力于推动戏曲走进校园。相关提案近年得以落实,“戏曲从娃娃抓起”成为现实。
多次参加国家京剧院戏曲进校园活动,董圆圆为学生演出不遗余力。2017年,她主演的京剧《凤还巢》在清华大学上演,两千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年轻的面孔上写满热爱,演出效果极佳,这是一名戏曲演员最希望看到的场景。”
让她同样欣慰的是,许多年轻人将戏曲元素应用到歌曲、服装、饰品的创作和设计之中,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
“艺术不分国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位梅派传人多次到国外,将《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白蛇传》《杨门女将》《洛神赋》等经典剧目带上世界舞台。
她坚信,京剧的历史就是不断变化、继承、发展、创新的艺术创造史。成功的京剧作品,是在尊重艺术规律、遵守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等程式化表演方式的基础上,能体现时代特色的作品。
2013年起,董圆圆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政协委员。自此,工作不再限于排练与演出,她常随全国政协调研,送文化下基层、聆听戏曲人的声音。
随全国政协京昆室在山西调研时,她了解到,有些地方剧种的前辈艺术家常自费坐公共汽车去教戏,指导青年学生时不收任何报酬。
“真的很让人动容”,董圆圆说,为了戏能留下来、传下去,这些艺术家把暮年时光奉献出来。再不重视,有些地方戏剧种就没了,一个剧团可能一夜之间解散,但重建起来就很困难。
为此,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董圆圆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提高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效果,从更新人才选拔机制、形成人才梯队建设、加大人才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她认为,只有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能力,才能使京剧永远发展下去。
“师父的一生,都致力于继承、传承以及弘扬梅派艺术,他也曾嘱托我,要把京剧梅派艺术传承下去”,董圆圆说,未来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扶植青年演员上,希望他们早日成材。(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董圆 圆圆 京剧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