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石山播绿意 尾矿成美景——陕西“旱腰带”上的蒲城县谋绿色变身
新华社西安9月29日电(记者付瑞霞)在以绿色为主基调的陕西卫星遥感影像图上,有一个横跨陕西中部的浅黄色带状区域,它位于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地带,如同一条缠绕陕西的“旱腰带”。
蒲城县居于“旱腰带”腹地,境内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境内有岳王山、尧山、五龙山及其余脉卧虎山,蕴含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前些年,非法开山采矿采石行为频发,加之多年生态欠账,导致山体岩石裸露、土层瘠薄、植被稀少。
2017年蒲城启动了石质山造林工程,作为拓展绿化空间、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途径,当时全县共有未绿化石质山体5万亩。
植树造林的必要条件——土壤和水分,正是石质山稀缺的资源。“从外地考察学习后,2017年我们先试点种下8万株苗木,苗木成活率超过90%,这个结果让我们备受鼓舞。”蒲城县林业局副局长韩彦奎说,找到方法后,两年来实施石质山造林2.6万亩,苗木成活率超过90%。
这个方法就是凿石挖坑——客土栽种——扬水灌溉。眼下,五龙山的绿化工程还在进行。只见坚硬的石头纷纷从瘠薄的土壤中探出头,裸露在山脊各处。在一处坡度较陡、机械上不去的地方,一家绿化施工企业的员工正在作业。他们2人或3人一组,在山体上整理出一个个相连的月牙形土坑,远看形似鱼鳞,名为“鱼鳞坑”,能够保土蓄水。
土和水都是外来的。“苗木和营养土由机械甚至骡马运送上山,再通过滑索输送的方式到达‘鱼鳞坑’。为灌溉苗木,采取三级扬水的办法,建设大容量的蓄水池,再经管道灌溉。”韩彦奎从两年多的石质山造林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根据地质条件栽种适宜的苗木,使苗木“栽一片、活一片”。
尾矿复绿不只是“覆绿”。卧虎山是石灰石无序开采的重灾区,剩余山脉不足原山体的五分之一,遗留碎石石屑混合料场270亩,采石平台273亩。如今,这里栽植了用材林和经济林,采石立面采取“上挂下爬”方式栽植爬山虎、常青藤、胶东卫矛、藤本月季等攀岩植物,以达到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
预计在2020年,蒲城原本的5万亩石质山,将成为“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冬季常青”的生态景观旅游带。除了石质山绿化工程,蒲城县致力于全域绿化,还实施了乡村绿化美化、城北防护林建设等一批造林绿化项目,使县域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27.59%提高到2018年的33.59%。“旱腰带”上的蒲城绿色变身正在进行。
编辑:秦云
关键词:蒲城县 绿色变身 旱腰带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