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记者手记

让协商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

2019年10月21日 14:05 | 作者:林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0月21日电(记者 林仪)自2018年3月“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启动,至今已完成“老楼房的电梯梦”“共商共建共治,推进广州交通改善”等16个议题的专题协商。这个商量办事的平台凝聚了社会共识、纾解理顺了民众情绪、增进了人民福祉、助推了社会和谐稳定。

市委书记张硕辅指示,市政协要及时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将其上升为全市一项改革创新制度,推动民生实事协商活动更加成熟定型。

为进一步推介“有事好商量”这一协商民主的新载体、新形式,打造广州协商民主新品牌,今年4月,市委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开展“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办法(试行)》的通知。自此,“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有“法”可依,商量更有底气。

事实上,在平台运作之初,有些职能部门认为已经在做的事情没必要再到政协平台上协商;有的则认为协商不过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

但是一年多来,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始终在协商成果的办理、督办、反馈上下功夫,实现协商成果与办理的无缝对接。政府部门从中找到了解决民生难事的抓手和办法,市民也从中看到了民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实效,看法起了变化。在征集2019年协商议题时,多个政府部门主动与市政协办公厅对接,希望把本部门一些长期难以推进的工作纳入议题,很多市民也积极咨询参与协商的途径。

市政协在今年进一步开拓思维,把“有事好商量”从演播室搬到了会议室、教室和调研现场。

第一期“广州交通缓堵”议题,市长温国辉率市有关职能部门走上街头,实地调研交通拥堵点。第三期“持续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走进校园,与学生们科普护眼知识。第五期“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则到养老院,共商养老大计。

“有事好商量”走入基层,走到百姓身边,做到了坚持履职为民,使协商内容紧贴群众需求、协商形式方便群众参与、协商成效符合群众期望,商量出顺民心、聚民意、集民智的共识。

其实,9月20日播出的“有事好商量”议题“分好垃圾资源,共建无废城市”原本并不在2019年“有事好商量”选题计划中,乃是市政协配合市委市政府工作,及时组织开展协商而来。

短短20天内,市政协动员了城建委、经济委、社法委、学文委等多个专委会合作,发动了十数位委员参与调研协商,并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获得了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高度肯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有事好商量”已进入了常态化运作,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由“文对文协商”转变为“面对面协商”,由“阶段性协商”转变为全过程“动态性协商”,由通过代表人“间接协商”转变为利益主体“直接协商”,“有事好商量”让协商摸得着、看得见、落得实。

如今,“有事好商量”作为广州市政协的一项招牌活动,已“走”出了一条多方协商之路,并深深“走”进干部和群众心里。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协商 看得见 民生 市政协 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