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上海黄浦区政协呼吁公共出行公平权亟待保障 申城出现新一轮“打车难”
本报讯(记者顾意亮)“满街空车招手难停、深夜打车百人排队、不懂智能应用的老人无法自主打车出行……”10月12日,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陆文军撰写的一篇社情民意,由区政协报送上海市政协后,引起各界关注。
“在各地‘夜经济’开始火热的时候,能否有‘活力十足’的交通与之匹配成为了焦点。”有鉴于此,陆文军委员在上海陆家嘴、静安寺等热门商圈实地调研,结果却不容乐观。“这些地区打车难现象普遍,出租车扬招不停、网约车动辄排队几十上百人的现象成为常态。即使到了11点以后的深夜,网约车平台系统显示‘排队上百人,预计等待1小时以上’也是普遍现象。”
当陆文军转而选择“专车”“出租车”时,系统则提醒“附近车辆较少,等待可能较久”。陆文军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我明明看见,满街的出租车空车均在挑客或者随意开高价。”
陆文军在社情民意中反映的情况是否是个例,或者是个别时段、个别地区的现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乘客均反映,上海打车的确是越来越难了,热门景点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路面上都打不了车,只能花几十分钟等网约车。
一位正在静安寺越洋广场门口打车的白领朱女士告诉记者,“我之前在滨江景区附近,还碰到了动辄就一口价200块的不打表的出租车。”在上海新天地商圈附近,记者遇到了4辆停靠在路边的出租车,尽管是空车,但这些司机表示,如果要坐的话就要接受车费一口价不打表的“潜规则”。
“出租车加入网约车平台提高了传统出租车的接单效率,降低了车辆的空驶率,但是对习惯于扬招的乘客甚至只会扬招的老年人来说,打车这件事变得愈发困难。”陆文军认为,网约车平台看似加速公共服务便利性的网络,但对“互联网弱势群体”筑起了不公平的一堵“墙”。
“我之所以撰写这篇社情民意,是希望能尽快缓解‘新一轮打车难’问题,保证公众出行的公平权。”陆文军在社情民意中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督促互联网平台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不能任由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不断打“擦边球”。诚信向主管部门开放数据,切实做好服务和监管。涉及违规或者明显伤害社会交通公共秩序的服务应该立即下线。此外,尤其要保证巡游出租车“扬招服务”,并开放出租车预约。
编辑:李泽杰
关键词:出租车 上海 区政 出行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