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一线视角:“发展能力”是脱贫关键
最近,记者在贫困地区调研扶贫产业发展状况,看到许多市场能力强、带动脱贫效果好的扶贫产业项目,但也发现群众对扶贫产业存在一些担心:一旦扶贫政策退出、优惠措施取消、扶贫干部撤走,有些扶贫产业很难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担心?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贫困农户自身产业发展能力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有的产业项目低端化、同质化问题突出,盲目跟风、不接地气,不能对接市场;一些扶贫产业的“外援”依赖明显,内生动力不足,过度依靠政府采购和人际关系认购,“人走业败”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产业项目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不紧密、不规范,扶贫效益不够明显。
归结起来说,一些扶贫产业面临的问题,在于贫困地区的自身发展能力相对薄弱,不足以支撑扶贫产业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过往的脱贫攻坚工作,让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为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好的开头并不是全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才能造福未来。产业发展能力事关脱贫攻坚的效益、效率,是下一步稳脱贫、防返贫,推动贫困地区整体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进一步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和致富希望,值得细细思量。
首先,重视培植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扶贫政策从制定到执行,都应把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尤其是扶贫干部要善于“授之以渔”,既要尽心尽力助力脱贫攻坚,又不能大包大揽,而要有意识地把发展资源、创业能力、市场意识传递给贫困群众。同时,要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产业发展人才,长期扎根贫困地区,深耕“三农”事业。
其次,采取措施巩固贫困地区已具备的产业发展能力。扶贫干部选派要相对稳定,形成“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有效衔接,避免“扶贫干部一走一换,产业项目就倒就塌”,把好的产业项目继续发展好。同时,对那些卓有成效的农企合作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应该认真梳理总结,形成制度性文件,严格执行落实,“固化”成产业发展能力。
再次,围绕两个主体涵养发展能力。贫困户是参与主体,要注重提升贫困群众的自主发展意愿,激发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参与氛围。企业是市场主体,各级政府要通过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好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引进来、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无论哪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贫困地区基础差、底子薄,相应的产业抗风险能力更弱。相关单位应该因地制宜,推出产业保险等政策性举措,降低产业发展风险。
发展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脱贫攻坚只是农村地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任务,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重视培养贫困地区的内在产业发展动能,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的成果效益最大化,“三农”工作才能取得更大进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石才能更加稳固。
(作者为本报山西分社记者)
关键词:“发展能力”是脱贫关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