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话说新农村:脱贫攻坚,减负不能减责
脱贫攻坚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笔者近来到一些贫困县采访,听到扶贫干部普遍反映负担轻了不少:填表明显少了,检查考核也少了,现在村级每年只填1次数据,督查巡查也减少为一年1次……
为扶贫干部减负是好事。可有的干部担子轻了,干劲却也松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也是最吃劲的时候,容不得丝毫马虎、松懈。从全国看,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还需采取超常规举措攻坚。即便是已经脱了贫的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也还不强,如果没了帮扶措施,很容易返贫。“三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查漏补缺、对账销号。这个关键当口一旦松劲,脱贫成果怎么巩固,脱贫质量如何保证?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扶贫干部的艰辛努力。这些年来,他们奋战在扶贫一线,进村入户访真贫、真扶贫,他们奉献了青春,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关心、关爱扶贫干部,为他们减负确实必要,也非常重要。但减负不意味着减责,贫困人口数量少了,不等于责任小了、担子轻了,更不能由此产生歇歇脚、换频道的倦怠思想,因为“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个人”,这是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
实际上,解决了会议多、检查多、填表多等形式主义负担问题,扶贫干部更有条件腾出精力,来解决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脱贫质量。采访中,笔者和一些脱贫户一起算过收入账,发现政策性收入占了总收入的七八成,不少脱贫户迫切需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有的脱贫户的内生动力还不够足,需要强化帮扶培养;一些贫困村的产业基础还不牢,产品销售很大程度上靠帮扶单位“消费扶贫”,需要进一步创品牌、拓销路……到2020年贫困人口如期稳定脱贫,要做的工作还不少。因此,既要为扶贫干部减负松绑,也要进一步细化目标、压实责任,激励他们把心思多用在“扶得起、稳得住、能致富”的长远谋划上,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现在距2020年底只有一年多时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实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要一鼓作气,再接再厉,广大扶贫干部一定能在这场伟大事业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关键词:脱贫攻坚,减负不能减责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