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人物对话 人物对话
院士扶贫5年 云南云山村贫困率降至1.09%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文凌)11月11日,在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由中国工程院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该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继开设技能班之后首次引入电商课程,以实现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
澜沧县地处中国西南边境,主要生活着从原始社会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拉祜族。因为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村民长期被贫困所困扰。
5年前,中国工程院确定在澜沧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院士和他的团队主动请缨,住进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经过实地调研,朱有勇发现,澜沧森林覆盖率高,绝大多数为针叶林,而思茅松林下环境是三七等名贵中药材最适合生长的环境。
三七是云南名贵中药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很多地区的扶贫攻坚项目上起到了作用,但三七对土地的要求很高,一直面临连作障碍。为什么不让原本属于山林的三七回归山林?朱有勇带领团队启动了林下三七专项科研课题,基于其深耕多年的生物多样性病虫害防控技术,不用农药化肥,有效解决了三七感染病虫害致使根部坏死问题,并将林下三七不到10%的成活率大幅提升至70%。朱有勇院士将自己的技术无偿授予当地农户,并长年提供技术指导,但条件是种植企业必须兑现“不用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收益的15%要用于扶贫”的承诺。
朱有勇院士测算,林下种植的三七因为天然有机,有着更高的经济价值,“每公斤的干品价格能卖到6000元以上”。林下种植三七激发了当地农户护林育林的热情。目前,澜沧已经开展了7000余亩林下三七有机种植的示范推广,预计明年将达到1万亩。
与此同时,朱有勇院士还引进了冬季马铃薯,村民每年十一月、十二月种植,来年三四月收获,不仅不影响夏季作物水稻的种植,还为农户每亩增加2500-7000元不等的收入。2018年,澜沧县38个村寨示范种植优质高产冬季马铃薯3200多亩。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约1500多名乡土人才。随着扶贫的深入,目前,澜沧整体贫困率正在降低。云南农业大学博士、竹塘乡科技副乡长毛如志介绍,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可实现脱贫357户,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现已申请贫困村脱贫退出。
此次来参加培训的60名首批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50岁。电商班培训讲师来自拼多多的多多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他们通过分析拼多多平台的大数据和成功的农产品卖家,教授学员们如何快速入驻平台、如何高效实现店铺的冷启动、如何提高店铺的日常经营管理水平,帮助学员们找准产品定位等。
澜沧县竜山村的陈启勇,是最早来报名的农户。他从2014年开始种植澜沧特色水果多依果,通过嫁接技术将多依果改造成更多人能接受的口味。他说,之前只能卖给水果批发商,利润空间薄、受限制多。现在电商培训班开在了家门口,自己也可以开网店了。
关键词:院士扶贫5年 云南云山村贫困率降至1.09%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