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人物对话 人物对话
团干唐林:做好扶贫路上一块砖
不到两年,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的贫困村红洋村实现了脱贫。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9户817人稳定脱贫,所有贫困户危房得到改造,有了“五道”基本医疗保障防线,道路畅通,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这些变化源自一位10个多月没有双休日的扶贫干部的倾力付出。
这位扶贫干部叫唐林,2018年3月,他从团海南省委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部调任红洋村第一书记。上任以来,他为该村引进项目资金1355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个,红洋村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得到很大提升,红洋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零增长到20多万元,摆脱了完全靠财政拨款的空壳村状态。
新书记的新举措
红洋村位于海南省西部,天气炎热,干旱少雨,农业发展受阻。唐林上任前,这里大多数百姓都种植桉树、橡胶这类耐干旱、易生长的经济作物,不但经济收益不高,而且桉树的种植极大地破坏土壤,贫困问题牢牢牵绊住红洋村发展的脚步。
上任之初,唐林感觉像到了大西北,“那时,这里土地沙化严重,卫生环境较差,村民精神不振。”他说。
“发展产业是保证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好方法、好途径。”唐林说,针对该村贫瘠的土地面貌,唐林带领红洋村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产业,由村集体合作社带头饲养黄牛、水牛,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该村村民和贫困户都积极参与到养殖产业中。
以前,村民符克真家的4口人中,仅儿子一人外出打工赚钱,还有一个小孩患肺结核,是扶贫的重点对象。唐林主动帮他申请信用社贷款,发展养牛产业。目前,符克真家饲养20多头牛,有了稳定收入。
对每个贫困户做到心中有数
唐林有一本扶贫日记,上面记录了贫困户的详细情况。他经常在周末加班走访贫困户,做到对每户的情况都心中有数。
扶贫政策宣讲,是落实扶贫帮扶政策的关键环节。在唐林的带领下,红洋村结合各贫困户的情况,量身打造政策宣传手册,将自家适用的各类政府帮扶政策和实现方式、帮扶责任人的任务和扶贫产业介绍、脱贫攻坚基本知识等传达给各个贫困户。
贫困户黄三白长期在家,对外出务工有畏难情绪,唐林多次找他谈心,并为他介绍工作。目前,黄三白在深圳一家工厂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达到稳定脱贫。
根据海南省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求,为保证扶贫精准度,不错评漏评错纳一户,红洋村“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由65户286人调整为29户111人。
村民郭明光刚开始对清退他意见较大,但通过多次跟他谈心,耐心解释政策,同时让他与其他被纳入贫困户的村民进行对比后,他心服口服。唐林说:“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搞优亲厚友,让真正困难的村民享受国家扶贫政策。”
为使贫困户住房得到保障,唐林在村里大力推动危房改造工作,在团海南省委的大力支持下,为每户危改户赠送5吨水泥,鼓励贫困户积极进行危改,缓解危改资金困难。
截至目前,44户贫困户低保户的危房得到改造,105户一般户争取到危房改造指标。
生态环境建设不放松
在唐林上任前,红洋村非法盗采河沙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红洋村的河道环境。
唐林任职后,为严厉打击盗采河砂行为,保护广地村河道和生态环境,该村制定打击非法采砂行动工作方案,对广地村非法采砂行为进行调查摸底,并主动联系海头镇派出所、儋州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等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私采河砂现象得到遏制。
2019年,红洋村开展“厕所革命”,村里群众共同参与环境卫生大整治。“我们红洋村现在越来越干净,住得也舒心。”贫困户符克太说。
唐林认为:“要想脱贫致富,首先要出得去,出去之后还要让人回得来、留下来。”随着红洋村环境越来越舒适,相亲们对乡村振兴的决心也越来越足。
自2015年起,海南省多次选派“第一书记”赴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开展“双争四帮”脱贫工作。一批批像唐林这样的扶贫干部扎根农村,让一个个贫困落后的乡村旧貌换新颜。
唐林说,扶贫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多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树立威望,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做好扶贫工作。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任明超 实习生 郭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做好扶贫路上一块砖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