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离贫困户的心有多近,脱贫路就有多短”
本报记者 董新英 李飞
时光流转,韩志波在东兴村的驻村时光已两年有余。短短两年时间,东兴村就呈现出脱贫后的新气象,好日子之后的精气神。
林甸县东兴乡东兴村位于林甸县城东17公里,下辖5个自然屯,户籍人口1258户2811人,常住户512户1409人。东兴村2016年已退出贫困序列,目前,剩9户19人未脱贫。2017年12月,大庆市商务局投资服务中心主任韩志波被派驻为东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产加销一条链全村吃上“水稻饭”
东兴村百姓吃的是“水稻饭”,2017年,全村2.8万亩耕地全部开发成水田。但水稻产业基础薄弱,品种十多个,品牌“挂空挡”,好米卖不上好价制约收益。为夯实水稻产业这根“顶梁柱”,韩志波认真厘清思路,制定规划,确定以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线的产业发展方向,与村两委一道确定了育苗、品种、购肥“三统一”种植方式。他协调林甸县农委、县扶贫开发办,申请资金支持村民建设育秧大棚。目前全村标准化育秧大棚已达600栋,水稻大棚育秧实现100%全覆盖。更换完善水田过路涵管200多处,水稻育秧收割交通难题彻底解决。推广育苗大棚错时补种大豆,每年6月水稻插秧后利用大棚种大豆,全村农民年增收70万元。推广适宜村里弱碱地的水稻品种,给水稻产量和质量上了保险。实施品牌战略,架起村民和稻米加工企业的桥梁,全村20%的水稻搭上“嫩江源”“恒坤源”品牌的“快车”。韩志波说,如今,东兴村水稻亩产稳定在1100斤左右,年均出产水稻近1.5万吨,种植合作社发展到5个,种植大户18户,稻米加工厂2家,初步形成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
完成第一步,韩志波将目光聚焦到电商上。通过争取政策支持,打造创业、培训、农产品展示、物流、电子商务示范“五位一体”的农产品推介中心,搭建“新零售”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与大庆卓创公司和大庆优品公司合作,开通线上支付,免费推介销售。东兴大米入驻黑龙江大米网地方特色馆,在淘宝网开通网店,进入河南牧原公司5万名职工的专属销售平台。开展微信大米义卖活动,所得2万元善款用于带动贫困户增收。2018年返利村集体3.5万元,用于3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
东兴乡农副产品销售中心负责人张伟说,东兴村去年实现销售额910万元,今年截至10月末仅线上就卖掉了920吨大米,销售额1100万元,销往北京、河北、河南、上海、湖南等地。“我们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贫增收,加工企业收购贫困户的水稻,每斤高于市场价5分钱,村里和周边43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实现了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接过张伟的话,东兴村贫困户刘贵江说:“今年我种了37亩水稻,多卖了1500元。加上产业项目带动和自己务工增收,今年我和患病的老伴儿收入4.2万元。房子依靠扶贫政策盖上了,看病享受‘四重医保’,这日子啥也不愁了。”
“我和贫困户有个约定”系列活动由韩志波倡导开展,全体帮扶人投入4000余元,扶持贫困户在房前屋后养鹅养鸡、种蔬菜种菇娘。房前屋后的“小银行”,使9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2018年,东兴村常住户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
破解民生难题村民竖起大拇指
以前东兴村一些自然屯地势低洼,加上通屯路残破不堪,农户家没有排水沟,每逢大雨天,人进不去出不来,还淹地淹房淹庭院,成为百姓最大的“心病”。
2018年至2019年,韩志波协调项目资金400多万元,为一屯、二屯、三屯、四屯硬化道路8.8公里,全村硬化路达到22.8公里,通村路和通屯路全部实现硬化。二屯村民王永涛说:“看着这么好的路通到家门口,我做梦都能笑醒。”
今年,韩志波又协调资金20万元,购买涵管500多节,挨家挨户在门前开挖排水沟,解决排水难题。协调资金3万元,购买两套20马力的排水设备,解决二屯大坑雨季排水问题。一屯负责人梁志加说,那些年屯里5000亩耕地一淹就剩下千十来亩,各家庭院连成水泡。今年雨量这么大,水顺着涵管随时排掉了,没一家遭灾。种粮大户梁金辉今年连种带租260亩水田,靠的是过路桥涵“救命”:“要不是驻村工作队,就今年这水情,我那十几万纯收入早就泡汤了。”
韩志波还协调企业出资为村里两个幸福大院安装10盏太阳能路灯,方便百姓夜间出行。动员农户进行危房改造,2017年以来共改造泥草房239户,其中维修加固152户、翻建87户。协调资金16万元,建成15间481.5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幸福大院,解决了贫困户、五保户的住房问题。五屯贫困户张广有2017年11月搬进幸福大院,一个人住着35平方米带自来水的房子,干着护林员的活儿。他说,对这样的生活心满意足。
工作队协调医疗机构开展义诊活动2次,700余人次接受诊疗,受赠药品价值2万余元。协调秧歌服、象棋、乒乓球台等文化体育用品,村里建起了广场舞队,秧歌队发展到近百人。协调大庆市商务局和有关部门,集中制作30个铁制大垃圾箱,让讲卫生覆盖每个自然屯。
从最急最忧,到最喜最乐,驻村工作队办的这些事贴民意暖民心,说起来村民没人不竖大拇指。
夯实基层党建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东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刚组建的时候“一穷二白”,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在建设用地、办理执照、协调村民入社等方面全力支持,破解难题。理事长孙庆军看在眼里,感怀在心:“党建是带富村民的突破口。现在,东兴村五屯80%的老百姓都入社了,每户年均增收1000多元。”
驻村要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韩志波通过强化党建工作引领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连续两年组织开展打造基层满意党组织系列活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既要让村民的心暖起来,更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针对党员带富能力不强、致富思路不清、思想意识保守等问题,全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引领产业模式。通过建章立制,党建、维稳、经济发展等工作任务细化到人,村干部“按章理事”成为常态。协调更换了村办公室,设置了专门的党员活动室。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行值班制度。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深入排查“三保障”“三落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形成脱贫攻坚大数据信息一览表。以屯为单位,绘制房屋分布图,逐户标明需要整改的具体问题,挂图作战,按时销号。共维修房屋75户,办理低保12户,聘用公益岗位3人。
“离贫困户的心有多近,脱贫路就有多短。”一声心语,道出韩志波的责任、付出,这也是他的驻村感悟。
关键词:离贫困户的心有多近,脱贫路就有多短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