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种菜圆了脱贫梦
钟鑫 易果 向莉君
12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山里,温度降至了3-4℃,已是不烤火就坐不住的时节。而在湘西州保靖县阳朝乡溪洲村的蔬菜大棚里却好似到了春天,一串串绿油油的辣椒十分惹眼,一排排小灯笼似的西红柿挂满了藤架。穿着整齐工装的徐保洪、张家枝夫妇俩,正和几名工友忙着拔辣椒周边的杂草。阳光透过塑料大棚照进来,打在辣椒、西红柿、菠菜上,催促它们赶紧长个。
这只是保靖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和湘西州保靖县共同建设保靖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示范基地之一。
长势旺盛的新鲜蔬菜,让准备外出打工的农民留在了家里,鼓起了腰包。
选准了一条路子
阳朝乡位于保靖县东北部,距离县城8公里,该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发展蔬菜种植的好地方,但村民大多外出打工,仅有几户种着一些庄稼,很多土地都抛荒了。为什么村民都不愿意种地了呢?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种庄稼一年不如打工一个月”。
为了充分把阳朝乡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帮助村民摆脱贫困,2017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小组决定在阳朝乡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园,种植大棚蔬菜。
“这么一大片的田里搞大棚菜种植,要是卖不出去,我们吃什么?” 60多岁的建档立卡户徐保洪第一个提出了质疑。相较于种蔬菜,村民更愿意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为了说服村民,协作办和乡党委政府工作人员挨家挨户、面对面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说市场、话前景、许承诺,终于给村民吃了颗“定心丸”,当年就流转了205亩土地。
截至今年10月,东西部扶贫协作累计投入资金1735万元,建成了71个标准化蔬菜大棚,面积达32168平方米。
抓住了一个关键
要让群众支持,产业就得有效益。为了克服湘西大山深处多雨、日照少的自然条件,历城区选派了技术骨干张峰常驻园区指导蔬菜生产。在此之前,55岁的张峰曾在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担任了9年的越冬日光温室生产技术指导。
2017年9月,张峰从历城区托运来了辣椒、西红柿、草莓、黄瓜、茄子等苗株,开始带领溪洲村村民搞大棚育苗,手把手教授村民如何给大棚保温增暖、增加光照。
技术员来了,村民发展的信心就有了。“这么专业的技术员,种这个大棚菜肯定有饭吃。”徐保洪笑呵呵地说道。经过自我推荐,徐保洪成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总管工。他还把妻子张家枝也一起带来入了职。在徐保洪的带动下,石小妹、陈祖枝等几位建档立卡户也加入进来,成了示范园的正式工人。“老张有耐心,教我们好多种菜的技术,我现在到这里做工,每天有几十块的收入,还学到了技术。” 石小妹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
学到技术的徐保洪夫妻还承包了村里20亩土地,种上大棚白菜,专门销往吉首市区,夫妻俩靠种菜脱了贫。2018年,两人还盖了新房子,小日子越过越好。
建立了一个机制
保靖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东西协作扶贫的一个示范点,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化管理、运营和与农民利益连接机制。园区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租赁方式进行生产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入驻示范园,带动农民增收脱贫。
保靖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掌握成熟的育苗技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保靖县玉昆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示范园的2个高标准温室育苗大棚里培育了500多万株辣椒苗,并与建档立卡户153户705人签订种植辣椒收购协议,种植面积近5000余亩,覆盖了保靖县5个乡镇17个村,预计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
示范园始终严把质量关,种出来的蔬菜不仅口感爽脆,还让顾客吃得放心。现在,张家界、吉首等周边城市成了示范园蔬菜的主要销售市场,基地里每天都有大批量的蔬菜输送出去。2019年,示范园区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形式获得收入350万元,直接带动建档立卡户130户1050人脱贫。
关键词:种菜圆了脱贫梦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