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产业对接 产业对接
宕昌食用菌产业发展夯实脱贫致富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齐兴福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但宕昌县理川镇麻界滩食用菌出菇基地的大棚内暖意融融,村民郑桂菊提着一个塑料篮,穿梭于出菇架之间,忙着采摘平菇。
“平菇进入采摘期,生长就特别快,每天采摘,每天都有新菇长出来,真是越看越喜人。”3个月前,郑桂菊在出菇基地找到了这份工作,每月收入达到3300元。
麻界滩食用菌出菇基地共有食用菌大棚180座,目前已有35座大棚正常出菇,用工高峰时节,有数十人在这里干活。
“2020年春节后,180座大棚将全部出菇,到时候,我们村里的很多人都能在家门口挣到工资了。”郑桂菊告诉记者,眼下,除了这份务工收入,她还期盼着另一份“意外之喜”:来自出菇基地的入股分红。
2018年,为拓宽贫困群众致富渠道,巩固脱贫成果,宕昌县整合了全县12个易地搬迁村的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将其作为村民股金,入股成立兴宕菌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群众一方面可以在食用菌产业链上务工获得劳务收入,另一方面还能得到股金分红。
哈达铺镇下罗村的河滩地上,一座现代化的厂房十分醒目,这便是宕昌县食用菌龙头产业——兴宕菌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从厂区南侧进入厂房,选料、发酵、拌料、装袋、高压灭菌、接菌、养菌等车间一字排开,数十位当地农民“摇身一变”成为食用菌产业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忙碌。
公司负责人苏小强告诉记者,宕昌县气候冷凉,非常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县里通过大量调研之后,决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发展食用菌产业。兴宕菌业公司2019年4月投产后,共生产香菇菌棒60万棒,目前,已有40万棒香菇开始出菇。
“我们已经与全县的17家农民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负责菌棒生产、技术服务和产品回收,合作社负责食用菌的生产。”苏小强说,食用菌产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收益稳定,带动性强,公司全线运行后,可让4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理川镇上马龙村的村民已经尝到了食用菌产业带来的丰厚利润。2019年初,村里将119户村民的196万多元扶贫到户资金统一入股,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引进香菇菌棒24万棒。当年6月,最先引进的第一批香菇开始出菇,并迅速变现收益。此后,随着出菇规模越来越大,合作社的收益也越来越可观。至目前,合作社收益已达33万余元。
“我们前几天进行了合作社的第一次股金分红,最多的人家分红达到2400元,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全村实现整村脱贫。”上马龙村党支部书记赵小民说,按照当前的收益情况计算,合作社每年的收益在50万元左右,四年时间就可收回所有的成本,“有了蘑菇产业,我们肯定能实现稳定脱贫”。
小小蘑菇,带来无限希望。当前,宕昌县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如何进一步拓展群众致富渠道、巩固脱贫成果显得尤为重要。2019年以来,宕昌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常抓不懈,不断加大产业投入,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截至2019年底,宕昌县种植生产食用菌的乡镇已达11个,发展平菇60万棒、香菇160万棒、木耳45万棒,种植羊肚菌120多亩。
关键词:宕昌食用菌产业发展夯实脱贫致富路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