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更踏实
本报记者 程伟 见习记者 杨晓梅 通讯员 刘云鹏
“真没想到,跟着我们村土蜜哥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养蜂,每年能给我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1月2日,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群福村8组村民尹有文提起这几年他家的变化,激动不已。如今,在该合作社里,像尹有文这样的群众还有76户,他们依托合作社共发展养蜂4000多箱,年均产值400多万元。
群福村地处南郑区米仓山深处,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333人。2016年,该村实现整村脱贫后,按照脱贫“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因户施策、长短结合,积极摸索“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能人带动发展、多元化发展等产业扶贫新路子,不仅把贫困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还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致富”动力,实现了户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真正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合作社+”,抱团发展产业
入冬的第一场大雪刚过,记者走进群福村养殖户陈世远的家。50岁的陈世远提着饲料桶,快步走进猪舍。他的动作娴熟自如,几头膘肥体壮的黑毛土猪围了过来。
“这两年我们家经济负担轻了,生活压力小了,日子越过越好了。”陈世远激动地说。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家2017年年底就摘掉了“贫困帽”,而摘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陈世远告诉记者,他家有5口人,妻子、女儿都是智力残疾,住的是漏雨的土坯房。2017年2月,春节刚过,群福村五里浸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涛走进了家门,送来了邀请陈世远加入合作社的协议书。
“今天来就是告诉你,不用你掏一分钱,我们合作社统一发放仔猪、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标准,到了年底,我们以每公斤高出市场8至10元价格回收,只要你好好养猪,肯定有钱挣。”听了聂涛的介绍,陈世远二话没说,很快就签订了4头黑毛土猪养殖协议,当年就受了益。
选定了产业,如何规避市场风险,让群众能实现稳定增收。群福村还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每年为期两个月的庖汤美食文化节,让黑毛土猪肉成为游客抢手的商品。据统计,2017年以来,群福村五里浸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与红庙镇15个村710多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发放猪仔1200多头,年户均增收达2300元。
能人带动,易学易见效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的“再生造血”能力,让贫困群众尽快步入“致富快车道”?近年来,群福村通过大户带小户、强户带弱户、一户带多户,靠山脱贫,靠地致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如今,每到春季,在群福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是忙碌的人影,群众发展茶产业的热情就像一团火。
尽管群福村地处南郑区茶叶主产区,有种植茶叶的传统,但由于过去管理粗放,没有统一的种植和经营模式,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不理想,并且远离加工企业,鲜叶销售难,茶产业停滞不前。镇上每年运来的茶苗,村干部磨破嘴皮做工作,都无人问津。
然而5年前,群福村村民杨会清详细了解了扶贫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看准了商机,利用自家4亩多田地,栽上了茶苗。
到了2018年,杨会清家的茶园迎来了第一次收获,有了近2万元收入。说一千遍,不如示范一遍。在杨会清的示范带动下,周边20多户村民主动将100多亩好田好地腾出来栽种茶苗。目前,该村茶园面积达900多亩,300余户群众在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实现了脱贫致富。
“立体帮扶”,群众过上好日子
“有家的感觉真好!”1月5日,群福村脱贫户黎太路对记者感叹地说。黎太路如今的新家,窗明几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5年前的黎太路,还是村里有名的“光棍+贫困户”,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前几年,村里的好心人给黎太路介绍过几个姑娘,每次见了面对方听说他的家庭情况后,基本就没了下文。这样的家庭,哪个姑娘愿意嫁过来?而2014年,在包联该村的汉中市委等部门的大力帮助下,他的家发生了变化。
结对帮扶单位了解他家的情况后,为他家送来了鸡苗100只,核桃苗500株,修缮了门前道路,落实了移民搬迁政策……“别人拉你一把,你自己也要积极往前走。”黎太路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转变。
这几年,黎太路起早贪黑,通过多渠道发展产业,家里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如今,黎太路家共养土鸡140只、养羊26只、养牛6头、养蜂36箱。房前土鸡“咯咯咯”,屋后小羊“咩咩咩”,山坡上蜂箱里“嗡嗡嗡”,共同弹奏出黎太路的幸福生活交响曲,家里年收入超过5万元。
2017年,黎太路告别贫困。2018年,黎太路告别单身。2019年,黎太路迎来了女儿出生。3年3大步,3年人生3大喜事。
“在脱贫路上,我真正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我想用自己的奋斗,回报党的恩情!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黎太路喜极而泣。
近年来,群福村先后涌现致富能手50多名,带动了200多名村民从事专业种养生产。全村先后发展茶叶、核桃、烤烟、高山蔬菜等产业3500多亩,养蜂6600多箱,家禽、家畜2.3万多头(只),建起种养基地7个,扶贫工厂2个,旅游配套服务公司3个,专业合作社2个。群福村的贫困户从6年前的138户333人下降到目前的5户6人,贫困发生率降低为0.84%。
关键词: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更踏实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