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绿了生态 红了生活
绿了生态 红了生活——从试点到示范,看毕节试验区决战贫困的“绿色实践”
大方县黄泥塘镇化理村,满山翠绿中镶嵌着片片红。
这是玛瑙红樱桃熟了,村民们在樱桃林里忙个不停。
这几天,村民安兴义一家每天清早就进林采摘。“水果收购商来得早,要趁新鲜尽早拿到市场上。”
安兴义家有5亩樱桃林,林下还套种有豌豆、胡豆。“一亩樱桃能挣3000来元。”安兴义说,比过去种苞谷强多了。
过去,化理村很穷。“长山脚下癞石坡,广种薄收几背箩。开荒种地来糊口,只为生存无奈何。”这首打油诗,是化理村前些年的真实写照。
“那时缺衣少粮,家家开荒种地,从山脚种到山顶,依然不够吃。”安兴义说,现在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化理村,通组路通村达户,种植养殖产业兴,好多人家修起新房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绿的是生态,红的是生活。
在毕节试验区,一个个美丽乡村在“绽放”,奏响着“红”与“绿”的乐章。
2018年7月,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毕节试验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生产生态、生活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建设,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续写发展新篇,在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擦亮“绿色招牌”
让荒山石山变成绿水青山,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毕节试验区冲出困境的发展共识。
这是一个“山披绿、人致富”的生态样板——
4月的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青山悠悠,流水潺潺,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旁建起一栋栋的小楼房。一路行走,犹如穿行在一条绿色的长廊中。而在上世纪末,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不长草,人穷粮少吃不饱”的地方。
2000年,大方县委、县政府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穿岩村作为退耕还林试点村,把退耕还林与石漠化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019年,穿岩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2.6%,人均年收入10300元。
这是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答卷——
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30多个荒坡成为万亩林海。
从荒山秃岭到处处是景,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海雀村的实践为极贫地区扶贫开发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32年致力改善生态环境,毕节试验区先后实施了多项生态修复工程,包括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破茧化蝶”的绿色崛起之路,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崭新毕节已开始呈现。
写好“绿色答卷”
清明前后,纳雍县鬃岭镇,山里山外茶香浮动。
10年前,鬃岭镇是附近有名的煤矿开采区。周边村寨的男人大多在煤矿工作。如今,鬃岭镇最出名的是那一片占地6900亩的高山生态茶园。
茶园里,生态茶叶采摘忙。山间,杜鹃花、紫荆花、樱花争奇斗艳。这里还成了一处乡村旅游目的地。
曾经的“黑色外衣”褪去,新的“绿色名片”打响。
“茶叶、蔬菜、中药材,哪样赚钱种哪样。”村民尚金红近年专注种植。他说,比在矿上挖煤强多了。
这段时间,黔西县大关镇丘林村又见踏青观光的自驾游客,在烧烤区、苗寨广场、沿河栈道,还有临河的露营区,尽享花海盛宴,品味湖光山色。
这些年,丘林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挖掘鸭池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盐道、古盐号、红军渡等文化资源,致力打造红色丘林、生态丘林、风情丘林。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家乐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个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村庄尽显生机和活力。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毕节试验区立足实际,干字当头,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创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建成“绿色银行”
岁末年初有脐橙椪柑,春季有血橙,夏天有夏橙,入秋有蜜桔。赤水河畔的七星关区清水铺镇橙满园村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橙满园村原名“南关村”。过去,由于大量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地越种越贫,人越过越穷。村民自嘲:“南关南关,年年过难关。”
在多年的产业扶贫和生态治理下,曾经的“南关村”已变身“橙满园”。赤水河谷绵延数十里的荒山披,现在披上了“绿装”,漫山遍野的果树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在山多地少的毕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攻克贫困堡垒、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关键。
为提高生态“含绿量”和产业“含金量”,近年来,毕节试验区因地制宜,选择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特色产业,寻找生态建设和开发扶贫之间的平衡点,让绿色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昔日穷山恶水,今朝生机勃发。
在党中央、历届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中,毕节试验区走过了极不平凡的32年——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人口实现了从控制数量为主到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跨越,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立足当前,毕节试验区将坚决扛起脱贫攻坚的重大政治责任,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
着眼长远,毕节试验区将勇担历史使命,擦亮绿色招牌,努力把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奋力书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毕节篇章。
关键词:绿了生态 红了生活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