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听”来的致富经 “摸”出的“牛”生活
新华社南昌5月7日电 题:“听”来的致富经 “摸”出的“牛”生活
新华社记者闵尊涛 孙楠
“前几天刚卖了十几只羊,其中光一只120斤重的母羊就卖了3000多元。”郑富平说,卖掉这批羊后,家里还有60只黑山羊和23头黄牛。
穿着一件红色运动上衣,理着短平头发,话语间夹杂着笑声,郑富平给人的印象既精神又自信。然而,对于41岁的他而言,如今的“牛”生活来之不易。
家住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天台镇环溪村的郑富平,17岁时因突发性眼神经萎缩,视力仅为0.1。2013年,因难以忍受贫困和疾病,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他和2个年幼的孩子相依为命。“那个时候真的快撑不住了。”郑富平说。
2014年,郑富平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和老老小小,骨子里好强的他不再消沉,要寻找脱贫致富的法子。
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听到一位残疾人养牛致富的故事。“当时触动很大。”郑富平说,难以想象一位无法走路的残疾人居然把养牛做成了上千万元的产业。此后每晚7点,他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听”养殖故事,学习方法和经验。
“听到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要给牛羊吃中草药,增强它们的抵抗力。”慢慢地,郑富平“听”来了致富经,“摸”到了致富门路,也开始尝试养殖牛羊。
环溪村山高林密,树青草绿,有很多种天然的中草药。虽然眼睛看不清,但郑富平从小长在山里,对周边环境十分熟悉。在父亲的帮助下,他每天都去采中草药,早上4点不到起床,把前一天打好的草和中草药放在一起煮熟给牛羊吃。
越养越精的郑富平还会根据牛羊的呼吸声判断它们的健康状况。摸索出了养殖经验和窍门,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2017年,帮扶单位袁州区农业局给郑富平建了一个能养50多头牛的新牛棚。当年,郑富平收入超过10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去年,出栏黄牛就10来头,每头800多斤,每斤45元,毛利就有36万余元,刨去成本等,去年赚了10万多元。”郑富平不仅靠养牛羊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路。
住在郑富平隔壁的贫困户潘其精,曾经瞧不上郑富平,去年却找到他学习如何养羊。
“你如果相信我,就跟着我一起养。”郑富平答道。在郑富平的帮助下,去年潘其精养羊收入上万余元,预计今年还会更多。
“我曾经遇到的困难很多,但帮我的人更多。”郑富平说,自己计划在山上再新建一个鸡棚养土鸡,把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牛。
关键词:“听”来的致富经 “摸”出的“牛”生活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