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兴教扶智 斩断穷根
本报记者 奚振海 梁 莹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
脱贫攻坚,教育先行。
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和全面小康的成色,也是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实际问题,近年来陆续出台教育精准扶贫新政策,兴教育、斩穷根。
到2020年,补齐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短板,确保学生“有学上”;基本配齐教师、开足课程,让孩子们享受多彩校园生活;对贫困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一个都不能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一件一件抓落实,自治区教育部门发挥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努力让贫困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补短板,让贫困地区每个孩子“有学上”
2019年秋季学期,在贺州市平桂区文华学校,来自平桂区鹅塘镇、沙田镇4-6年级的378名土瑶学生身着民族服饰,由学校统一接送,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涯。
这是该市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动员适龄儿童到城区民族学校集中寄宿就读的方式,解决土瑶群众聚居地深度贫困村适龄儿童上学后顾之忧的举措之一。该市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完善贫困村教学点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帮助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精准扶贫更是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
为保障贫困学生有学上,自治区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教育保障专责小组,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建设。
一方面,通过加大自治区级统筹和资金投入,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倾斜支持力度,降低贫困地区县级资金承担比例,切实减轻贫困地区县级投资压力。2015年以来,统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等专项资金,倾斜投入全区54个贫困地区县,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资金165.5亿元,占全区总投入的57%。项目投入覆盖学校25971所(次),新建学校达538所,既改善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又切实保证学生有学上。
另一方面,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为重点,建立覆盖全学段的教育资助体系。2015年以来,累计下达各学段学生资助资金239.96亿元,资助学生1544.19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77.41亿元,资助学生751.14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少儿资助达100%。
随着政策落地,改变悄然发生。广西交出了这样一组成绩单:全区4406所义务教育有保障学校,目前完工3980所,完工率90%。
兜底线,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控辍保学,是义务教育有保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受地理条件和区情影响,广西控辍保学压力大。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控辍保学作为落实“两不愁三保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来抓。
在政策上,多次组织召开全区性控辍保学工作推进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在措施上,建立健全“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切实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采取“人盯人”措施,要求“一个都不能少”地把控辍保学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各县区因地制宜,拿出高招、实招。在博白县,通过制定“清零”目标,按责任进行包干,每天对照名册“对账销号”;在灵山县,通过创新返校复学安置方式,开设“职业技能+学历补偿”培训班,在教授文化课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脱贫致富技能。在阳朔县,教育部门干部职工利用疫情期间学生与家人集中在家的契机开展多种方式宣传,让辍学学生愿意回到学堂,返校后实行单独教学和管理,以多样化评价方式让更多孩子留得住……
全区各地纷纷落实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控辍保学工作政策,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持续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上得起学。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西教育扶贫工作没有被阻断,分阶段实施了寒假大家访、春季大劝返和夏季“清零”行动,科学做好中小学开学工作,认真排查学生返校情况,采取“一对一、人盯人”措施,做好未返校学生劝返工作,确保到6月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除身体条件不具备学习条件外不失学辍学。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目前,全区辍学总人数下降到2030人,其中贫困家庭辍学人数下降到15人,比2018年分别下降32848人、4460人。全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2%,比2015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促公平,“上好学”为师生增添获得感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力量。
针对全区各地普遍存在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突出等问题,广西通过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加强教师编制管理,着力解决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优、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不强、优质师资不够均衡等问题,提高乡村教师的获得感。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努力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下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14.46亿元,惠及30万余人;把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向乡村教师倾斜,多渠道保障住房,进一步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2015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等方式,累计补充义务教育教师8.86万人,其中补充小学全科教师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3.72万名。从市县选派2.3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走教,招募2800余名优秀退休教师志愿者到贫困县、边境县、“天窗”县、连片特困区等进行支教。安排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经费2.2亿元,培训教师15万人。
2020年,我区继续加大师资尤其是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力度,全区计划补充义务教育教师2.6万余名,通过公开招聘补充1.47万名,通过小学全科定向培养计划补充1950名,通过招募优秀退休教师补充1350名,其中音乐、美术、英语等紧缺学科教师8450名。积极向中央争取“特岗计划”教师招聘指标获批8350个,安排4200个用于招聘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老师。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战“疫”又战“贫”的关键时期,广西教育系统将牢牢扭住通过义务教育保障“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一根本扶贫之策,下更大力气、做更大投入,补上教育脱贫攻坚的短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兴教扶智 斩断穷根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