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刘学忠学种“新庄稼”
20摄氏度,这是今年麦收时节种麦“老把式”刘学忠感受到的新温度。这温度来自恒温大棚,他去年开始在那学种“新庄稼”——共生的香菇和武昌鱼。这是刘学忠第二次学种“新庄稼”。
54岁的刘学忠是河北省新河县刘秋口村人,种麦是当地村民主业,长期以来虽费力耕耘却难致富。2014年,这个不到千人的村子还有贫困人口204人。在那一年,刘学忠第一次学种“新庄稼”——香菇大棚。
当时,新河县已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工作队进了村。工作队决定帮村民改变单一种粮模式,发展经济作物,先试点养香菇。但推广“新庄稼”并不容易,驻村干部马立辉记得,他找到刘学忠时,被回绝了,“瞎闹,到时候赔掉腚,还不如直接把钱发给俺。”
村民们受过“新庄稼”的伤。村主任刘运才说,2003年村民筹钱建起20个蔬菜大棚,可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赔了。
扶贫干部反复上门讲扶贫政策和技术支持的办法,还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看到别人改种“新庄稼”挣钱,刘学忠也动了心:“有政策、有帮扶,一样都是人,不妨学一学、试一试。”
2014年,大棚第二次出现在刘秋口村。这次是80个,刘学忠决定参与其中。向专家学习香菇种植技术,成了刘学忠每天的功课。一年后,他学会了种菇新技术,每月多了2000多元收入。
2019年,村里耕地整体流转给了合作社,村民不用下地,每亩地每年有800元分红。种了几十年麦子的刘学忠告别麦田,这段时间刘学忠又一次学种“新庄稼”,香菇大棚升级为“鱼菇共生”。当扶贫干部讲起这“新庄稼”,老刘说:“你说咋干就咋干!”
挖鱼塘、改建恒温棚、选择适应弱光的鱼苗……刘学忠忙前忙后。当麦田浇压冻水时,武昌鱼苗入了塘,塘上架起香菇菌棒,菌棒上方罩上恒温大棚,“新庄稼”拔节孕穗。
麦子熟了、收了……刘学忠再不用去烈日下的麦地了,他在阴凉的大棚里查看调试温度,检查菌棒,给鱼放氧……“新庄稼”已成刘秋口村的日常,还有村民养起了本地原来没有的非洲雁。
新河县委书记李群江说:“把老产业‘盘活’、因地制宜‘谋新’是新河县脱贫工作一大法宝。”2019年,新河退出贫困县序列。
眼下,刘秋口村乡亲们正忙着为土特产品扩展新销路。听说直播、小视频能打开市场,刘学忠下载了App,准备再学一次种“新庄稼”。(记者王文化、李继伟)新华社石家庄6月17日电
关键词:刘学忠学种“新庄稼”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