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勒古牛黑“借羊”记
新华社记者贾启龙
金阳县木府乡岩头村一里外的深山窝里,一栋三层现代化羊舍拔地而起。羊舍及圈养的106只会理黑山羊,是四川省凉山军分区多方筹资200万元为岩头村村民脱贫创办的集体产业。
“现在,我正借村里的羊来致富。”彝族村民勒古牛黑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借羊合同”:勒古牛黑出资5.6万元,租借两年岩头村黑山羊产业。借期内,百只母羊所产羊羔归其个人所有;借期满后,他将还回村集体所有的百只母羊和6只种羊。
凉山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李轶介绍,会理黑山羊肉质好、个头大,产崽率高,适宜四面环山、草地茵茵的岩头村发展绿色养殖业。他算了一笔账:每只会理母山羊,年产羔两次,多者一胎两只。两年下来,每只母羊至少可产羔4只。按当地价格计算,4只羊羔两年后出栏可获利万元。如若管理得当,两年后,勒古牛黑至少可赚50万元。
这个几乎是稳赚不赔的项目,最初却无人想干。初期,岩头村村委将村民“借羊价”定在了7万元。无论村干部如何动员,无人响应。无奈之下,“借羊价”一降再降。后经李轶多次登门,拿出多项红利政策反复劝说,曾在外地打工多年的村民勒古牛黑心动了。
签合同前,李轶还奖励勒古牛黑1万斤饲料。但李轶发现,7岁就替家人放养白山羊的勒古牛黑总是惶恐不安。几乎每天,他总骑着摩托车到村委会找李轶诉说各种烦恼。
李轶感到,勒古牛黑忧虑的背后,折射出了他在应对市场风险时的力不从心。他觉得,要想让深山里的彝族群众富起来,首先要让他们的观念、素质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大气候对接起来。李轶知道,“老羊倌”勒古牛黑最担心的就是羊群染病而血本无归。
前些日子,两只母山羊突然流鼻涕、拉肚子,勒古牛黑想用土法子为羊治病。可担心土法子不适应会理黑山羊,便找到李轶求援。经协调,当晚,县农业农村局的兽医给病羊打了针。仅一个晚上,羊就撒欢跑了起来。
第二天,勒古牛黑再次找到李轶诉苦:两只病羊,光打针就花了几十元,万一医不好,损失可就大了。在他的记忆里,老牧人给羊治病,都是用口口相传的土办法。那时,羊羔的夭折率常超过三分之一……
“想致富,就要适应市场思维和规律。”李轶建议勒古牛黑为106只黑山羊投保,科学养殖以化解山羊生病群死的风险。“给羊投保,在岩头村祖祖辈辈从未有过。现在看来,这是以小投入换来大放心。”勒古牛黑说。
那晚,俩人相谈甚欢。李轶告诉勒古牛黑,他正在凉山州寻找大型黑山羊养殖基地。届时,安排勒古牛黑前去参观见学。
“借羊”是凉山军分区在扶贫实践中的探索。前些年,军分区给贫困户捐赠了一些家禽和家畜,让他们养殖致富。不料,被贫困户或卖或吃。后来,军分区在丙底乡采取了“借羊扶贫”的办法,以两年为期,给每个贫困户借6只母羊用于繁殖致富。到期后,贫困户要向军分区还回6只母羊。
“这次,让勒古牛黑出资‘借羊’,一是有利于培养他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有利于盘活岩头村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分红额度。经验成熟后,村委会将逐步提高‘借羊’金额。”李轶说,“扶贫,我们更注重智志双扶。”
凉山军分区帮扶岩头村,在解决群众吃穿住行等问题的同时,也培育了群众搏击商海的能力、素质,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令李轶高兴的是,就在前两天,4名村民先后找他,表示也想“借羊”致富。
在岩头村农民夜校班里,记者看到10余名村民正围着一名从凉山州来的农业专家,认真学习白魔芋种植技术。黑山羊和白魔芋是凉山军分区帮扶岩头村脱贫的两个支柱产业,同“借羊”一样,白魔芋在岩头村的推广,也采取了“借芋还芋”的策略。
“黑山羊和白魔芋两项产业在岩头村落地生根,给彝族群众带来的不仅是财富,更多的是奔向幸福的全新观念。”李轶说。
关键词:勒古牛黑“借羊”记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