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产业对接 产业对接
小香菇闯出大市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何春喜
正值夏季,渭源县被一片绿色包裹着。在祁家庙镇官路村,一座座塑料大棚在阳光的折射下很是耀眼。
48岁的周喜存正在祁家庙田园生态农业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基地干活,“我现在也是‘上班族’,在家门口很方便,一天120元的工资,去年就挣了1.3万多元。”周喜存笑着说。
祁家庙田园生态农业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于两年前成立,主要生产香菇菌棒,带动当地村民种植香菇。“今年我种了3个大棚2700棒,种出来的香菇合作社保底价收购,是个稳赚的买卖!”官路村村民王福林今年50岁,去年他在合作社务工收入不错,今年也开始自己种起了香菇。
“今年1月,理事长带领我们18个有种植意向的人去河南西峡县参观学习。那边普通种植香菇的农户一年有10万元的收入。”王福林说,原本有些犹豫,参观考察之后放心了。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改变祁家庙镇依靠传统产业发展的现状,去年以来,祁家庙镇尝试着新的探索。“通过对县内外产业的考察,结合当地实际,在和当地致富能人焦胜达成合作意向后,最后确定成立合作社发展香菇产业。”祁家庙镇党委书记王学军说。
发展香菇产业,对原本从事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焦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做足功课过“技术关”,去年他在河北、河南等地实地考察了一个月时间,专门从河南西峡县聘请了技术指导,并带领合作社的大学生到河南保富食用菌技术学校学习了三个月。
为了加强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祁家庙镇积极争取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123户贫困户每户发放1.2万元的香菇菌棒补助;争取的国扶办定点帮扶资金,为90户贫困户每户发放6000元的香菇菌棒补助。
目前,菌棒培育生产基地建有大棚24座,其中建成香菇出菇棚13座,香菇育菌棚11座。“2019年7月开始生产以来,共生产香菇菌棒100万棒,为祁家庙镇213户贫困户提供了65万棒,还向新寨镇、大安乡农户提供了35万棒。”焦胜说,已与兰州、西宁、西安、重庆等地的固定收购商达成合作,香菇销路不成问题。
说起收益,焦胜乐滋滋地算了一笔账:“平均下来,合作社回收香菇的保底价每公斤10元,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预计今年合作社净收益在280万元左右,种植香菇的农户收益在8000元左右,在合作社务工的农户每月收入近3600元。”
关键词:小香菇闯出大市场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