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返乡有奔头,致富有保障
农民工就业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全局和亿万农村家庭福祉。扎实做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对于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确保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进城务工还是返乡择业,都承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随着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农民工返乡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今年农民工“回流”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地各部门应当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引导和支持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返乡农民工做好就业服务,贵在细心、精准。对那些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而言,应深入开展农村就业情况调查,摸清返乡留乡农民工情况,特别是要把“回流”的农民工情况搞清楚。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就业、保就业台账,跟踪就业动态,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最大努力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路数准。
发展乡村经济、振兴乡镇产业,是解决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问题的重要抓手。乡镇产业是基层就业的保障,产业发展了,就业岗位就多了。许多产业、创业扶持项目都可以利用起来:可以通过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帮助返乡农民工在推进种养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中稳定就业,带领农民闯市场;可以引导返乡农民工挖掘传统农产品、手工艺、乡土文化的附带价值,推动农副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可以通过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带动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聚焦农村实际和农民工需求精准服务,就不难找到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有研究显示,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带动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强,平均每个农村创业项目能够吸纳6人长期就业和16人短期灵活就业。许多返乡农民工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技术专长,是推动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的潜力人选。解决好项目不好选、人才不好聘、风险不好控等问题,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致富,就能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打开新局面。
当前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存在一些“堵点”,主要体现在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形态不丰富、转岗就业经验不足等方面。优化就业服务,必须强化用工信息对接,开展技能培训和转岗就业培训,帮助农民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管理技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才能实现就业有保障、生活有奔头。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关键词:返乡有奔头,致富有保障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