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山西“新农人”的四张拼图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7月中旬,记者来到山西采访。采访中,很多农民朋友,不仅无意中“露了富”,而且言语中透着自信。这多少有些颠覆人们对传统农民的想象与认知。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农民?带着好奇,记者走访了山西九个地市的十几个村子,试图完成对山西“新农人”形象的认知拼图。
懂科技:农民当上技术主管
小麦、玉米、蔬菜……说来也奇怪,过去这些年,太谷县白燕村的范红海种啥成啥,产量还总比别人的高。
范红海的秘诀是科学种田。一有时间,他就翻翻书看看报,遇到有用的知识技术,就记在小本本上。8年前,当地成立农业合作社,专门从事花卉和树木的育苗。由于会种地、懂技术,范红海获邀担任合作社技术主管。从那时起,科学种田由范红海一人的独角戏,变成了全体社员的大合唱。
每天早上8点,范红海都准时出现在田间地头,从这块地到那块田,合作社1000亩的种植基地,他每天都要转一遍,随时随地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就像在工厂的车间上班一样。
有的问题现场解决不了,他就回家翻书查资料,书上找不到解决办法,他就到市里、省城向专家请教,有时候每个月都要跑一趟省城,“农科院的大门,我闭着眼都能找到”。
有一年春天,合作社大面积种植的国槐树苗染上了尺蠖虫害。树苗的嫩叶一露头,就被吃得精光。农户照书上的方法喷洒农药,完全没效果。
眼瞅着一年的心血就要葬送在虫害上,大伙儿心急如焚。范红海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要在尺蠖羽化成飞蛾前用药才有效果,而且当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尺蠖会停止羽化。他指导大家在气温较低的夜里和凌晨喷洒农药,一场前所未有的虫害风险被化解了。
每逢农闲,范红海还会登台授课,跟村民们分享技术经验。2019年,范红海所在的白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
眼界宽:让村里一半人开上小汽车
“下一步,我们的花椒打算出口,首先会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听到眼前这位面庞黝黑的农民说出这话,记者们都觉得他在吹牛。
说话者叫赵虎郎,是洪桐县曲亭镇下峪村村民。他没有理会大家不相信的眼神,而是一脸严肃地继续掰扯:“就拿东南亚国家来说吧,那里华人多,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中餐,做中餐就肯定需要花椒。再加上我们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多,到那里经商的、求学的中国人肯定少不了,你说他们炒菜怎能不需要花椒?”
赵虎郎所在的曲亭镇是有名的“花椒之乡”。最近几年,每逢花椒收购季,椒农们无序竞争,商贩则趁机压价。外部市场花椒价格噌噌涨,可曲亭镇椒农们的收入却徘徊不前。
赵虎郎眼光毒,看出了问题所在。他联合4个产椒村成立合作社,对各村的花椒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议价能力,当地花椒收购价,从之前的20元一斤被提高到如今的40元一斤。
“光卖花椒太亏了,得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作为合作社理事长,赵虎郎比一般人看得远。可大家对他的提议不太热心。赵虎郎也没多解释,而是带领300多名合作社村民,把周围几个花椒主产区看了个遍。人家的花椒深加工带来的巨大附加值,让村民们全都转变了态度。花椒粉、花椒油、保鲜花椒等一系列花椒产品纷纷推出,花椒产业链被不断拉长,椒农们的腰包也随之鼓起来。
“四五年前,村里只有两家人有车,现在一半的人家都开上了小汽车。”赵虎郎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汽车数量情况,描述村民生活的变化。
有想法:95后大学老师辞职回村开网店
95后女孩王亚妮,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白衬衣搭配黑西裤,让她看起来不像农民,倒像个都市白领。
大学毕业后,王亚妮留校任教,过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可时间久了,她便觉得没意思。一番考虑后,2019年7月,王亚妮辞去大学老师的工作,回到老家平顺县龙溪镇南坡村开起了网店。
王亚妮的网店主要销售家乡特产黑小米。刚开始,村民不信任她,不愿给她供货:“你一个娃娃懂个啥?”王亚妮没灰心,拿出全部积蓄,用现金收货。货倒是收上来了,可销售却遇到了挫折。她没经验,村民送啥,她收啥。结果,寄出去的包裹纷纷被退回。
那次挫折,让王亚妮意识到,农产品也要有严格标准。她承接了村里的合作社,跟农户签订协议,要求他们全部使用农家肥,按统一标准供货。为了形成品牌,她还注册了商标“南坡绿”,重新设计了产品包装,并对店铺进行了升级,让页面更加吸引人。
很快,订单重新飞奔而来。到今年7月,她去年收购的黑小米已全部售罄。为了备下半年的货,王亚妮今年流转了200亩土地,并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按标准种植。
如果不辞职,王亚妮工作之余,可以看看电影、逛逛街,完全不用像现在这样为把控货物质量整天在田间地头转悠,为卖货整天在直播间吆喝。
“后悔吗?”记者问。“一点也不后悔。”这位不到26岁的姑娘笑了笑说,“会辛苦些,但我的小店,把山沟沟里的乡亲,跟外面的世界连接到了一起。”
够时尚:村里建起了“798”
这次在山西采访,各地的农民朋友,跟记者进行交流,大都讲当地方言,汾阳的贾家庄是个例外,从村干部到普通村民都说普通话,显得格外不一样。
贾家庄是个老典型。但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村里的高耗能企业陆续关停,先进村又一次站在了该往何处去的十字路口。这时,邢万里、范玖深等村里的年轻人开始登上引领贾家庄转型发展的舞台。
一次出差,邢万里接触到拓展培训项目,暗自忖度:是不是可以将其引到贾家庄?“那可是文化产业,咱们农村搞那玩意儿能行?”村里人对这个新项目并不看好。
“赚了算村里的,赔了算我个人的。”27岁的邢万里对大伙儿郑重承诺。大家被他说服了,生存拓展项目成功落地。此后,民俗文化园、农耕体验园等文旅项目相继建成,贾家庄成功变身为文化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村里的“钱袋子”特种水泥厂关停。邢万里和他的团队,又一次顶着压力,把管网层叠密织的老旧厂房,成功改造成类似北京798那样的工业文化创意园。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来到这里,在老旧厂房中,建起了“贾樟柯艺术中心”“贾樟柯种子影院”,每年举办“86358电影短片周”,吸引了大量海内外青年电影人欢聚于此。莫言、余华等文学大咖也来到这里,每年一次的“吕梁文学季”品牌被树起,开启了“从乡村出发的写作”。
2017年底,邢万里当选为贾家庄村新一届党委书记,与另外八位年轻人组成新一届村委领导班子。这次采访,人称“秀才”的新任村委会主任范玖深,亲自为大家讲解。“村里一年要接待200多万游客,普通话讲不好不行啊。”他摆摆手笑着说道:“以后要是外国游客也多起来,说不定我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文哩!”
(本报记者 韩业庭 杨珏 李建斌 光明网记者 邵绪楠)
关键词:山西“新农人”的四张拼图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