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技能培训赋“渔”,扶贫产业赠“鱼”——索朗夫妇的脱贫故事
新华社拉萨8月25日电 题:技能培训赋“渔”,扶贫产业赠“鱼”—— 索朗夫妇的脱贫故事
新华社记者李键、格桑朗杰
工作场所从最初的农田、牧场到建筑工地,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工厂,短短3年,索朗的“技能包”越来越丰富。
今年45岁的索朗是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全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房。搬到新家后,农田和牧场交给妻子吉巴打理。索朗通过了谢通门县组织的泥瓦匠培训,成为一名建筑工人,跟随建筑队到那曲、阿里等地务工。
“当时每年打工时间也就两三个月,收入两万多元,农忙时我还要从工地赶回来。”索朗说。
为巩固脱贫成果,谢通门县整合援藏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加大产业扶贫力度。2019年,总投资1.5亿元的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开始运营。这是西藏全区唯一一家集食用菌菌棒制作、生产培育、生物质燃料制作和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索朗目前就在这个距家只有2公里的工厂工作。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这家工厂的贫困户,索朗通过3个多月的培训,从泡料、配料、拌料、装袋等步骤开始学习,一步步到技术门槛较高的接种、培育等环节,月工资也涨到目前的4000多元。
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副总经理黄民凤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菌类主要是杏鲍菇、平菇、香菇,带动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此外,公司还建立了技能培训中心,对当地老百姓进行培训,并发放菌包,让他们在家进行培育,今年上半年的菌包发放数量近20万个。
截至目前,这家工厂已开展5批培训,覆盖学员500多名,培训课程涵盖种植业、电商、科技、气象等内容。索朗的妻子吉巴也多次参加培训。全县参与食用菌种植的农户达8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61户。
黄民凤介绍,公司今年上半年生产各类食用菌700多吨,未来还准备培育金耳、银耳等新品种。随着菌类产量的提升,公司还准备引进生产线,加工制作蘑菇酱,同时将菌渣制作成生物质燃料,让新型能源走进千家万户。
产业链的延伸,也将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受益。根据规划,公司明年产值将达3600多万元,直接解决就业170人,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技能培训+产业扶贫的组合,正在雪域高原各地持续推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重点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领域,使产业扶贫持续强力推进,截至今年7月底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871个,落实产业扶贫资金428亿元,直接带动23.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关键词:技能培训赋“渔”,扶贫产业赠“鱼”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