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产业对接 产业对接
牛背梁脚下,文旅赋予靠山吃山新内涵
进入秦岭,满目皆绿。来到牛背梁这颗秦岭东部的“绿色明珠”时,恰逢阵雨,溪水潺潺伴有虫鸣鸟唱,石头上布满的青苔和沿途成荫的绿树雨后尤显娇翠。
这是颜值与内涵兼具的绿水青山——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拥有羚牛、林麝、黑鹳、红豆杉、太白红杉等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今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的第一站来到这里,称赞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
这是价值与长远兼顾的金山银山——紧邻牛背梁的终南山寨文旅小镇里,杨传红在自己的店“老豆腐坊”里迎接一拨拨游客;在牛背梁和终南山寨所处的陕西省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双艳农家”农家乐老板柳太青刚送走几位西安来的客人。
“以前靠山吃山,挖药材、伐木、砍毛竹,挣不了什么钱还得外出打工。现在靠山吃山,是守好养好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吃好生态旅游这碗长久饭。”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胡平志不无感慨。
山还是那座山,但如今,靠山吃山有了新内涵。
文旅小镇里的新生活
夏日,来牛背梁避暑游玩的人越发多了,杨传红的豆腐生意也越发红火。
“去年暑假那会儿,生意最好时一天就能挣4000元左右。今年上半年挣了6万块钱左右,算下来,全年挣个十几万元不成问题。”聊起收入,老杨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放在两年前,老杨绝不敢想有一天能开起豆腐坊、豆腐坊能成网红店、靠着卖豆腐能脱贫过上新生活。“以前我是县里红岩寺镇本地湾村的贫困户嘛,一家老小老的生病、小的上学,靠种地打零工一年都挣不到啥钱。”老杨家生活的转变始于去年初,帮扶干部了解到老杨有做豆腐的好手艺,协调他到终南山寨文旅小镇民俗村创业,两年免房租、免税费,每月还有1800元的保障补贴。“景区的扶持政策很多,我和我媳妇一共就花了两万多元置办开店用的东西,这‘老豆腐坊’就慢慢做起来了,生意一直不错,去年我们脱了贫,新生活也就来了。”老杨乐呵呵地说。
像杨传红这样在终南山寨文旅小镇创业就业、摆脱贫困的不在少数。“我们在建设期就带动当地群众18180人就业,人均增收达9000元,其中贫困群众2206人。创新‘景民一家’和‘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统一规划、建设佬林客栈安置点,安置当地老百姓123户483人,去年经营的5个月内,安置户人均增收2~3万元,收入最高的可达20余万元。民俗文化村的开业,也火了产业,乐了游客,富了群众。”终南山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霍国博介绍。
在柞水县,还有更多人在特色小镇开启了新生活——终南山寨文旅小镇、木耳小镇、秦岭时光康养小镇、牛背梁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既是特色产业园区,又是旅游产品。柞水县将移民搬迁点建在小镇,让贫困群众搬进景区,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美丽乡村里的新希望
向日葵迎风摇曳,绣球花团锦簇,蜿蜒的小溪和青石小路伸向远方,抬眼便是秦岭山脉,在朱家湾村这个全国首批命名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田园美景就此铺开,柳太青家的“双艳农家”就隐在这青山绿水间。
“双艳农家”的名字取自柳太青的两个女儿柳运艳和柳运双,说起来,办农家乐还是源自小女儿双双的一句话。“我姨家很早就在村里开了农家乐,我妈在那边帮忙,我看了我姨家的小楼,就对我爸妈说我也想住那样的房子。”14岁的柳运双忆起过往还有些不好意思。
为什么“想住那样的房子”?以前,柳太青家住在一下大雨就漏水的瓦房里,房子破不说,人多也不够住。可要住上“那样的房子”,对家里有两个孩子上学、岳母生病需要妻子照顾、自己外出打工一年挣不了多少钱的柳太青而言,谈何容易?
2015年,柳太青一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技能培训、贴息贷款、奖励资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到位,柳太青家住进了三层小楼,“双艳农家”也在2016年开业了。这几年,牛背梁和朱家湾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柳太青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农家乐办起来后,我们就脱贫了,现在只农家乐一年的纯收入就有5万多元。”柳太青高兴地说。
家里条件好了,在西安读书的大女儿柳运艳也有了继续深造的底气。“刚上学时因为家里穷,没有专升本的打算。现在不同了,我去年考了专升本,目前在念本科。”柳运艳告诉记者。
女儿是柳太青的希望。如今,女儿可以没有顾虑地继续求学,柳太青觉得,日子还有更多希望。
生态饭碗里的新理念
这几年,柞水县抓住旅游资源禀赋,以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核心动力,积极探寻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深度衔接,通过“文旅富民”举措,让曾经从事耕作的农民直接进入第三产业,吃上“旅游饭”,摆脱贫困,自信地走上康庄大道。据统计,2019年柞水县接待游客101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8.8亿元,全县旅游产业已带动3500多户贫困户1.1万多人实现稳定增收。
可是,“旅游饭”就能吃得长久吗?“胡平志”们在思考,过上好日子的“杨传红”“柳太青”们也都有了新的认识——发展旅游始终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旅游饭”要吃得长久还得端好生态这碗饭。
作为柞水县第一批整村推进农家乐经营的试点村,朱家湾村2010年以来就依托牛背梁景区开办农家乐,2015年以花锦园、云林小屋为代表的高端民宿,对传统农家乐进行转型升级,同时引进97号驿站等北美风格鲜明的乡村民宿和乡村客栈。2017年,朱家湾村又引入惠达公司整体打造阳坡院子民宿集群,建设13座高端主题民宿,实现从农家乐到客栈到民宿的三级跳。
“为保护好环境,我们在农家乐和民宿的发展过程中严格控制数量。现在的理念是不盲目发展数量,而是更注重质量。”胡平志表示,村里对农家乐进行质量和服务上的提升改造,有专门的保洁公司清运回收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
一边是村里整体布局的把控,一边是村民整体意识的提升。“我们村子是靠生态发展起来的,现在大家的观念也都变了,对自然资源不再是索取,而是保护,村民都懂得精心呵护一草一木,养好绿水青山。”胡平志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秦岭东部,牛背梁脚下,小康生活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陈 晨 王远方 张哲浩)
关键词:牛背梁脚下,文旅赋予靠山吃山新内涵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