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人物】“苹果教授”孙建设
【故事】现年63岁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从1982年起坚守太行山科技扶贫,把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观念带进贫困村,增加苹果产量,延伸产业链,探索出一条科技助力扶贫新路径。2017年开始,在他牵头打造的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基础上,河北农大与保定市共建设了5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涉及保定市的19个县(市、区),涵盖果蔬、中药材、养殖等10大类35个特色农业产业,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在驿站得以转化、应用、推广,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带动7万农户增收。孙建设在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
【点评】
知识改变命运,将知识播种在祖国大地,足以改变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38年前,刚毕业的孙建设离开城市,毅然奔向太行山,投身扶贫开发,与寂寂青山、葱葱林草为伴。时光荏苒,他用自身所学,因地制宜为当地群众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助力扶贫新路径,让成千上万名农户致富增收。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孙建设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结出累累硕果。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源自心中常念百姓。孙建设看到顺平县苏家疃村乡亲们果树不长果、日子过得穷,他一头扎进果园,当起“科技村长”,重新规划种植;村民文化水平低,他手把手现场教,还把果树管理的要求和方法印制成册,发到各家各户,带领乡亲们让苹果产量大幅提升。为让太行山人民,乃至全国生态类型相似的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孙建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探索出适合中国自然环境、适度规模经营的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他以毕生所学,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造福农民群众。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映照持之以恒的坚守。25岁毕业走进大山,到如今年过花甲,孙建设将最好的年华留在了大山深处。从帮助一个村苹果增产,到探索适合贫困山区的果园规模经营模式,再到推动“太行创新驿站”开枝散叶……孙建设数十年点滴积累,推动扶贫开发事业由点及面,由浅及深。他白了头发,却红火了扶贫事业。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胜在播撒知识种子。无论数十年前改进果树种植中手把手培养“土专家”,还是在创新驿站里为贫困户培训专业技术,孙建设奉献知识又传播知识,让脱贫致富事业接力下去,让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落地应用。
为民服务,为国尽力。从“植绿富民”的李保国到科技兴农的孙建设,从“改土治碱”的曲周实验站到“成果转化”的太行山驿站,一批批科研人员坚守一线,让科技与扶贫事业碰撞出了火花。这火花照亮了大山,也照亮了山村群众的美好生活。
关键词: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