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精准脱贫奔小康
湖南日报记者 奉永成
9月27日,一部以十八洞村为原型,将扶贫路上涌现出的真实人物和典型事例进行艺术创作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长沙市梅溪湖大剧院正式上演。
“将脱贫攻坚中的艰难困苦、顽强拼搏,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一个观众能冷静地离开。”长沙市民陈智鑫看完后,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正如歌舞剧中所展现的那样,“十三五”以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嘱托,奋力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决战决胜之势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时代画卷,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省747万贫困人口已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至0.36%。
1. 牢记嘱托
——提高政治站位,扛起责任使命
今年6月9日,“县委书记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培训班”在省委党校开班,省委书记杜家毫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对标中央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自2016年开始,省委书记杜家毫先后5次与贫困县县委书记面对面交流,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推动脱贫攻坚各项部署、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如期脱贫摘帽。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之地。“十三五”以来,湖南牢记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明确省委是“总前委”、市委书记是“纵队司令”、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是“主攻队长”、村支部书记是“尖刀排长”。层层压实责任,向贫困发起总攻。
提高政治站位,扛起责任使命。湖南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各级党组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建立省领导常态化联点督查脱贫攻坚机制,要求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开展“三走访三签字”。
省委书记、省长带头走访全省所有贫困县,市(州)委书记、市(州)长走访辖区所有贫困人口集中的乡镇,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及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别走访辖区内所有的贫困村、贫困户。对每一个贫困村,看实情、查问题、找对策,贫困群众的事成了党员干部的“心头大事”。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脱贫攻坚难度加大。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2月10日,在战“疫”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决战脱贫攻坚暨防控新冠肺炎阻击战动员大会,向全省发出动员令: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阻击战“两场硬仗一起打”,攻克贫困最后堡垒、拿下最后阵地,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3月下旬,在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调整为低风险等级后的第一时间,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等省领导便急赴贫困地区集中调研,勉励大家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以上率下,全省党员干部纷纷将责任扛在肩上、将百姓装在心里。去年,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开完全县扶贫调度会,突发心脏病,倒在脱贫战场;今年,溆浦县委书记蒙汉在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时,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不幸殉职;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新宁县扶贫办主任杨小明当起“微商”,帮助贫困群众销售脐橙,被贫困群众亲切地称为“卖货郎”。
2. 合力攻坚
——尽锐出战,攻克贫困最后“堡垒”
9月22日,“脉动九峰山,致敬丰收节”大型扶贫公益直播活动在双峰县石牛乡举行,全省各地客商通过现场签约和线上购买等形式,购买当地扶贫产品超200万元。
脱贫攻坚拼的是意志、讲的是大局、锤炼的是作风。湖南瞄准精准,尽锐出战,脱贫攻坚汇聚合力。
湖南在全国率先制定下发《全省贫困村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形成识贫、校贫、定贫的精准识贫工作机制。
财政资金逐年增加。2016年至2019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投入319亿元,年均增长20.67%。
驻村帮扶尽锐出战。全省选派近6万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奋战在攻坚一线,带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开展对口帮扶和“携手奔小康”行动。省内14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市区)与14个贫困县携手奋进奔小康。去年,湖南发出倡议,开展“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一批能人帮近邻,众多近邻帮乡亲。
社会各界纷纷参与。全省6000余家民企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帮扶超90万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步步高集团在旗下商超开辟消费扶贫专区,帮助扶贫地区解决产品卖难问题。
脱贫成效要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湖南通过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产业扶贫,斩断穷根。湖南深化“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000余个;出台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十条意见”,探索推进消费扶贫,推进“一村一品一社一企”和“家门口就业”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幸福生活。全省“十三五”期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的69.4万人已全部入住新居。
——生态补偿,围绕林地做文章。全省省级以上贫困县生态护林员项目“全覆盖”。
——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学生资助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全覆盖。
——保障兜底,兜得牢靠。今年,湖南再次调整提高贫困人口脱贫年人均纯收入标准,由去年的3700元/年调整到4000元/年。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措施,靶向施策,精准到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大幅提升。
攻坚贫困最后“堡垒”,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湖南克服疫情影响,创新方法,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出台系列稳就业举措,帮助去年底登记为就业状态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复工就业;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目前已帮助销售扶贫产品超70亿元。
3. 信心满满
——开启幸福生活新征程
9月22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庆祝活动在凤凰县菖蒲塘村拉开帷幕,村民将收获的猕猴桃、辣椒等农作物,拿到活动现场展示、打擂台。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在脱贫攻坚这场撼天动地的战役中,三湘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无数脱了贫的群众,正信心满满地向着全面小康迈进。
9月25日,阴雨连绵,娄底市娄星区水洞底镇南桥村村委会前,村民童福旭正在等公交车去镇里。“以前我们村只有一条窄水泥路,路面坑坑洼洼,出行不方便,像这种雨天,脚上全是泥巴。现在路面加宽到了8米,还有公交车直接坐到市里,方便多了。”
脱贫攻坚以来,湖南农村大力开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
今年,湖南按照“六个全覆盖”要求,开展清零行动,促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十四五”打下坚实基础。
全省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清零”,城乡安全饮水全覆盖;今年将全面完成4类重点对象和“边缘户”的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全省贫困乡镇已基本完成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层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不断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的救助水平,推动社会保障全覆盖;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失学,推动实现义务教育全覆盖;全省已完成近6000公里的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实现通村通组道路全覆盖。
9月20日,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猕猴桃采摘节开幕,村民们笑着、打闹着,涌进猕猴桃园里将丰收的果实摘进筐里。
唯有产业兴旺,脱贫致富才有底气。湖南把精准扶贫与“三农”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与壮大区域经济密切关联,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统筹推进,做出了一篇沾满泥土芬芳的产业扶贫大文章。
2013年前,全省贫困村多数为“产业空白村”。2019年底,在武陵山脉、罗霄山区、洞庭平原,特色种植满山乡,乡村旅游鼓腰包。全省所有贫困村都有了当家产业,贫困户家家有事做、人人有收入。
双峰县石牛乡长丰村的龚庚祥因妻子患病,全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龚庚祥流转100亩山地,养殖生态鸡,去年,年收入达10万余元。
“要努力开拓线上线下市场,不断壮大养殖产业,提高收入。” 龚庚祥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征程的起点,在新的起点上,要努力奋斗,展现新作为,开启幸福新生活。
关键词:精准脱贫奔小康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