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大笔描绘脱贫致富新画卷
10月9日,双峰县梓门桥镇举行2020年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暨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信息采集工作部署会。决战决胜之年,全镇各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组(队)长等组成工作专班,用攻坚拔寨之势,再次走家串户,采集贫困户最新信息。
近年来,梓门桥镇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准则,实行结对帮扶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整合部门资源,举全镇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高质量脱贫摘帽。用结果检验成果,梓门桥镇在摆脱贫困、迈向振兴的路上蹄疾步稳。
产业带动
——激活造血功能
“今年贫困户种植的水果大部分已挂果,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进入盛果期后,预计每亩收入可达12000元以上。”9月30日,双峰县金泉红心脐橙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马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基地负责人易满全介绍道。
脱贫之路,产业先行。2016年,梓门桥镇瞄准现代农业产业,全力支持易满全打造黄马洲现代农业产业园。找对路子,齐力攻坚,该产业园现有水果30多个品种,水果种植面积突破2100亩,蔬菜种植面积200余亩,是目前娄底市规模最大、贫困户分红比例最高的扶贫专业合作社。
“我们将19万多株种苗发放给贫困户,并提供技术服务和按保底价收购,直接帮扶双峰县贫困人口3612 人。”易满全说,合作社还委托帮扶了全县4418个贫困人口,对委托帮扶贫困户按每年15%的标准分红,按10%的标准返本,连续十年的方式进行利益联结。
近年来,梓门桥镇以红心脐橙为主导产业迅速发展,梓橙、梓门香米、油品芦笋、菜小鲜等特色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稳步提升,现代农业、休闲农庄、电子商务、农村淘宝遍地开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行稳致远。该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通过利益联结、入股分红、劳务协作、临时点工,稳步扩宽贫困群众的收入途径。
目前,梓门桥镇有农业扶贫专业合作社20家,注册产业商标11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产业扶贫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就近就业
——务工顾家两不误
“我家就住在对面,出门就来干活,还免费供应中餐,每天大概有120元的收入。”9月30日,在梓门桥镇香铺坳集中安置点的扶贫车间,村民彭娟正麻利地制作鞋面,“家门口就业,务工顾家两不误!”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香铺坳集中安置点共有2个扶贫车间,共安置80多位易扶对象就业,基本上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技术。
近年来,梓门桥镇探索形成“扶贫车间”就业扶贫新途径,创新开展“迎老乡、回家乡、建故乡”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投资建厂,吸纳更多易地贫困户就近就业,安置点成为了易扶人员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该镇荣获娄底市易地扶贫搬迁“流动红旗”,就业扶贫工作被评为双峰县改革特色亮点工作。截至目前,梓门桥镇已培育扶贫车间13 个,扶贫基地2个,共吸纳劳动力65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近205人。
同时,梓门桥镇大力推动“雨露计划”信息化水平,提高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加大创业培训力度,积极举办多种技术培训班,加强贫困人口的技能转岗培训,根据贫困人口意愿,就近安排工作岗位。鼓励全镇15家就业人数在30人以上的企业参与劳务协作,优先录用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岗一年以上的,每人每年发放稳岗补贴2000元;对安排贫困劳动力多的,授予“精准扶贫爱心企业”称号,给予扶贫政策贷款等优惠。
着眼民生
——打造完备基础设施
走进梓门桥镇的大小村庄,一栋栋别墅如繁星点点,干净的水泥马路穿行其间。近年来,该镇高标准、全覆盖、快速度建设新农村,完善水、电、路、讯、学校、村平台、卫生院等基础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全面改善民生。
2017年以来,该镇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34户706人,其中:集中安置91户238人,分散安置143户468人,完成危房改造835户,解决资金1230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7个,总投入1000 余万元,新建自来水厂,铺设管道10公里,解决4.2万余人饮水问题。
同时,梓门桥镇完成通自然村公路硬化148.4 公里、加宽道路53.78公里,实现37个村420个组道路达标,解决3.7万人出行困难问题。目前,全镇37村4G网络覆盖率和光纤通达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医疗签约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逐年提升。
联村指导
——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我今年大学要毕业了,现在深圳一家公司实习,政府扶持我读了大学,今后我要靠自己赚钱致富!”7月20日,在梓门桥镇水石村“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座谈会上,贫困大学生胡唱信心满满地说。这样的“感恩”座谈会经常在该镇各村举办。
扶贫先扶志,梓门桥镇率先组建全市首支新时代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把身边“脱贫模范”“帮扶典范”等事迹搬上巡演舞台,用典型做标杆,带动树立“人穷志不穷”的良好导向,新时代业余文艺宣传队作用发挥突出,该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
2016年,梓门桥镇出台《梓门桥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成立九个脱贫攻坚行业小组,具体负责“九个一批”项目的推动落实,实施联合调度机制,推动基层管理向扁平化、精细化、网格化转变。
该镇村村派驻联村工作组,配备2名以上干部,坚持把最能攻坚的干部选派到贫困村和重点非贫困村等前沿一线,全面配合省、市、县驻村帮扶工作队推进落实工作,实现乡镇联村帮扶和省市县驻村帮扶两个100%全覆盖。坚持践行为民办事。通过推动干部力量下沉、工作重心下移,特别是省市县驻村工作队、镇联村工作组、村干部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协作,三支队伍拧成一股绳发力,面对面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和困难,全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4年以来,通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梓门桥镇已脱贫2177户5355人,千金、新犀、山口、龙铃、青石铺等5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32%。
“今年计划脱贫111户212人,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高质量实现全员脱贫。”梓门桥镇党委书记刘志国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推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开展巩固提升工程,在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统筹、村容村貌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用乡村振兴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效。
关键词:大笔描绘脱贫致富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