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冬日里,那杯温暖的“熊爪”咖啡
——残疾人就业的创新探索
上海徐汇区,永康路。大大小小的店铺中,一堵灰色的水泥墙与街上的热闹喧哗有些格格不入。
可在12月3日这一天,人们却站在墙上那个不甚规则的小小“山洞”前排起长队,等待扫码点单后,一只毛茸茸的“熊爪”从洞里递出咖啡。
这家特别的咖啡店没有大门,也没有招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熊爪”咖啡。那只萌萌的“熊爪”会比心、竖大拇指“点赞”,还能与顾客亲切地握握手、击个掌、摸摸头……“熊熊”的热情即使隔着墙壁,也让人在冬日的清冷中感觉如沐暖阳。
寒意渐深的冬天,这家不走寻常路的咖啡店让不少网友直呼“太可爱,太温暖了”!
记者在许多社交平台上都看到,在网友们通过手机讲述的“打卡”“熊爪”咖啡经历中,不光有咖啡入口的醇香,更有灰墙背后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的创意与温情。
其实,这家咖啡店的诞生是一个公益项目的落地。
店长莹莹是一位聋哑人咖啡师,曾获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大赛咖啡冲调项目一等奖。店内还有数名员工也是残障人士,戴着“熊爪”从“山洞”递送咖啡的店员曾经遭遇面部烧伤。此外,店里也有身体健全的店员,负责叫号、提醒等工作。
“我是想让客人们知道,残疾聋哑人做出来的事情,可以和健全人一样好。”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相关的视频中看到,店长莹莹用手语默默“告诉”大家,即使隔着一堵墙、不能和顾客面对面沟通,他们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到最好,更希望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为顾客带去暖心的服务。
“熊爪”咖啡有心地选择了“国际残疾人日”作为店铺正式开业的时间,店家也承诺,每天给每一位持有残疾人证的客人提供一杯免费特调咖啡。疫情防控期间,“熊爪”更会每天定时清洗消毒,让客人多一分安心。
“毕竟,一家店铺要赢得顾客的长期认同,还是要靠扎实的服务。”莹莹用手语“说”道。
“这些残疾人店员来自上海市残联技能培训班,上岗之前有过专业的培训。”说起经营这样一家咖啡店的初衷,创始人之一的王海青表示,自己喜欢咖啡,同时也想要帮助残障人士,给他们提供更多能力范围内可以承担的工作。
帮助残疾人就业,需要多一点创意与温情。“熊爪”送咖啡,让残疾人与顾客之间的交流痛点消弭于无形,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王海青看来,每个有志于奋斗的残疾人,在社会和市场的赋能下,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事和健全人一样的工作,在自给自足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而这,也正是灰墙背后的残疾人店员所希望获得的公众反馈。
未来,“熊爪”咖啡想招募更多残疾人咖啡师,还会为残疾人提供咖啡技能定点委培,给他们更多的帮助。网络视频中,店长莹莹用手语发出邀请:“所有想当咖啡师的聋哑朋友请联系我,我们提供免费培训。”
当创意遇到公益,一杯冬天里的咖啡变得更加温暖人心。网友们纷纷表示,衷心希望“熊爪”咖啡能够为更多人带来帮助,在大家的关心与祝福中走得更好、更远。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样温暖人心且充满公益巧思的咖啡店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咖啡 熊爪 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