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情民意
政府买单“喘息服务”让老人的子女喘口气
2018年10月,北京市丰台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喘息服务”的方式,由政府“买单”,请专业护理人员上门照料老人或是把老人接到养老机构,享受专业照护服务,让长期承担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的家庭成员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息。据统计,2019年至2020年累计提供“喘息服务”1.6万余人次。(12月30日《北京青年报》)
“喘息服务”是指由政府或民间机构牵头,成立专门的队伍,经过一定培训后,提供临时照顾老人的服务,给照料老人的家属一个喘息的机会。这项人性化的服务被比喻为“养老救火队”。这种“喘息服务”,不仅缓解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成员护理的压力,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而且体现了政府的关怀和温情。
实际上,现在许多地方的“喘息服务”越来越扩面。如:浙江省杭州市规定,80至89周岁的有杭州户籍的老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3小时,90周岁以上老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6小时,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52小时,中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38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让更多的老人子女有喘口气的机会。
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在加速。如今,最早响应国家号召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家长已经步入老年,今后的几十年,老年人口中,独生子女父母占了大多数。如何安度晚年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囿于“养儿防老”传统观念,以及现实中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的滞后,目前,中国绝大多数老人仍然是居家养老。这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一对夫妇可能要同时赡养4个,甚至还有爷爷奶奶等更多的老人,压力不小。如果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或者请保姆照料,一方面可能经济负担让人吃不消。另一方面,这几年媒体不断爆出养老机构和保姆虐待老人的问题,让人不放心。还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对老人不孝。解决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问题,十分迫切。
因此,政府买单“喘息服务”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当然,这种“喘息服务”也要不断改进,可以参考各地的积极创新举措。如:江苏南京市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政府补贴建设费、运营费,引导专业养老机构,把养老设施、标准化服务搬进老人卧室。如:厕所里装上扶手和防滑设备,房间里安上夜灯、烟雾报警器、摄像头,床上铺上智能床垫等等。养老院组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小组,每一个小组里有护士、康复师、护工和行政人员等专业人士,能进行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服务。另外,建议各地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等,适当延长独生子女探亲假的时间,让独生子女的孩子们能有时间照顾日渐衰老和多病的父母。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老人 政府 喘息服务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