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擦亮“西湖牌”高校经济金招牌
——杭州市西湖区“请你来协商”高校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政协网杭州9月17日电(记者 李宏 通讯员 陈敏)杭州市西湖区作为浙江省、市高校院所资源最集中的城区之一,拥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中国美院等高校18所、科研院所28家、下属科研平台112个。为进一步擦亮西湖区高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区政协把“发挥区位优势,助推西湖高校经济发展”确定为“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活动课题。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9月17日上午,西湖区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高校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区政协委员、高校教师、企业家代表围绕“发挥区位优势,助推西湖高校经济发展”议题,与中共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董毓民及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进行交流献计。
近年来,西湖区高度重视高校经济工作。2020年,西湖区将发展高校经济列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意见,提出将西湖区打造成全省领先的产教融合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和打造“1+3”高校经济集聚区的总体布局。一年来,西湖区高校经济发展取得显效成效,空间资源有效拓展、创新平台不断强化、合作成果得到落实、合作氛围日益浓厚。
4月份以来,区政协主席叶泽、副主席丁庆怀带领课题组开展实地调研,先后走访调研职能部门、镇街、平台和中介机构26个、高校院所26所、企业258家,收集调查问卷1000份,拍摄制作高校校长访谈视频6个,形成调研报告4篇。课题组了解到,高校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区校双方参与愿望不对等、端口联系对接不紧密、成果转化路径不畅通、政策支持条件不充分等困难和问题。
“调查显示,辖区高校对我区发展高校经济的知晓度为39.66%,整体偏低。”区政协委员、浙江和山环能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宇舟从加强宣传氛围的角度提出问题。他建议,要加大对高校的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开展“区校合作月”等形式,主动走进高校开展宣传对接,扩大影响。办好生态节、产业论坛等活动,吸引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走进西湖、服务西湖。
针对章宇舟委员的建议,区科技局局长杜昊表示,下一步将依托现有“西湖智创汇”“高校直通车”等载体,主动走入高校、服务高校,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同时注重请进来,利用“科技八点半”“专家进西企”“紫金港科技生态节”等活动,邀请高校老师出谋划策。
区政协委员、杭州旭阳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炯提出:“目前,高校经济项目合作互动过程中的接洽仍然是‘面与面’的对接较多,不够精准,高校经济要深度发展,下一步还要推动合作路径迈向‘点对点’的沟通。”
受谢炯委员的建议启发,留下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海强结合打造环浙江工业大学创新创业集聚区工作表示,计划实施端口联系制,每年拿出30万元运营经费,与浙江工业大学科研院共建合作载体,实施运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校院积极性,建立街道高校经济专员和浙工大学院联络员‘点对点’的常态化对接机制。
区政协委员、杭州普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琴华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角度,建议采取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全面对接。建立多维人才评价体系,培育专门人才队伍。区科技局、区委人才办、区科创投分别进行回应。
随后,2名高校教师和3名企业代表围绕“挖掘供需两端项目信息”“加强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的政策指导”“注重企业产学研典型塑造”“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利用高校校友资源”等主题做了精彩发言,相关部门根据委员发言,一一回应,现场协商氛围浓厚。
“协在点上,商在关键,谏在实处。”董毓民充分肯定了此次协商会取得的成效,并要求下一步以高校经济为牵引,全力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空间拓展、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全力推动西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叶泽表示,区政协和政协委员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为发展西湖高校经济,为全区“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作出政协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高校 经济 西湖区 发展 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