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举办

2021年11月15日 16:21  |  作者:王天奡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1月15日电(记者 王天奡)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作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重点防控的四大慢性病之一,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助力糖尿病防治行动落地实施,11月12日,在“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文秘宣传组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改变糖尿病专项基金协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在北京举办。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郭立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赵芳,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控糖达人张琪,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刘佩文,以及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参与了本次直播。

糖尿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毛群安介绍,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特别提出以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为重点,促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助力“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这一理念落地落实,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是重点。一方面,糖尿病健康管理需要在健康教育层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落地基层。

走出糖尿病认知误区

郭立新表示,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在糖尿病的认知上,人们常有误区。

例如经常有人说“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吃糖与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或是含糖饮料等,会导致超重、肥胖,增加代谢疾病发生的风险。糖尿病与肥胖以及超重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患有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高于健康饮食的人群,因此要做到吃糖有度。

另一个误区是,在同等条件下,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患糖尿病。除遗传因素外,我国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如果他们能够在潜在风险期就进行健康饮食,加强锻炼,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科学地干预,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来说,合理膳食,配合科学运动,遵医嘱管理血糖,同时关注血脂、血压,控制多种代谢异常,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可防可治可控

纪立农表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长,中国有1.29亿人患有糖尿病。尽管糖尿病的管理还面临很多挑战,但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糖尿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家庭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核心单位。

有效地防范糖尿病的发生并做好糖尿病管理,一定要贯彻“三级预防”的方针。其中,一级预防是指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提高社区人群整体的糖尿病防治意识;二级预防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糖尿病患者,及时进行健康干预等,并加以规范化管理,使他们的病情得以控制;三级预防是全面控制2型糖尿病,预防其并发症导致的残废或早亡,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今年是胰岛素发现100周年。胰岛素药物和注射方式的研发从未停止。药物研发方面,胰岛素从动物提取进步到人工合成,在科技的推动下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了很大提高。比如目前开展的周制剂临床研究,让患者从以往一天打一次,到现在可以一周打一次。还有适合心脑血管患者的糖尿病药物,帮助他们控制血糖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纪立农说。

编辑:何方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 中国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