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闻
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袁力:加强培育持续服务助力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16日电 为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助力?作为企业界代表,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北京奇点新科技集团董事长袁力在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建议,要加强培育,持续服务。
“中小企业家难以放弃“多元”和“平台”思维,形成“专精特新”意识;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难以做对适应产业链和市场环境的关键决策;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发展“专精特新”过程中的持续成长服务。”袁力指出当前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现状。为此,他建议——
建立中小企业家学习“专精特新”的培训体系。设立“专精特新”培训课程体系,针对学习期、转型期、发展期的企业设计从共识到进阶式课程。学习期邀请国内外经济及政策研究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结合国家政策及企业管理和发展趋势为主题,提升科技创新的氛围,种下一颗颗“专精特新”的种子。 转型期设立企业家参访流动课堂,让中小企业家切实体会到“专精特新”的战略方向给企业带来的发展趋势和经济效益,通过示范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让“专精特新”生根发芽。发展期设立进阶式培训体系,深入进入企业调研和参访,与中小企业家共同面对“专精特新”的发展阶段中的问题,帮助企业更好经营,让“专精特新”开花结果。
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体系。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赋能升级能够为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提供准确的决策数据支持,但由于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相对匮乏,导致其数字化驱动的动力不足,因此,政府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培训和服务体系。从国内外行业发展和数字化的趋势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落地案例建立培训课程,打通“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发展关键点,探讨数字科技和商业盈利协同发展。不断引导和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帮扶工作,充分利用政府公共数据消除中小企业“数字鸿沟”,推动传统企业借力转型“数字企业”。
建立“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发展咨询及持续服务体系。发展期的“专精特新”企业,面临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政府要建立持续服务体系,长期跟踪发展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首先,政策服务为企业建立信心。结合发展阶段,提供政策、技术、管理、财税等全面支持和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转型的后顾之忧。
其次,金融服务为企业注入活水。要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精准的融资借贷服务,培育和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增强 “专精特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再次,产业链服务为企业增加推力。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火车头作用,推动产品链上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其中关键一环,带动整个产品链和企业群发展。
最后,人才服务为企业建筑未来。“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和科技,需要大量尖端技术人才,要借助政府的人才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赋能人才。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