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今日要闻

两岸共商以文化促统一新路径 第七届中华文化论坛在京举办

2021年12月16日 13:4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修菁)作为两岸文化交流重点品牌项目的中华文化论坛,16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

第七届中华文化论坛北京大学主会场

第七届中华文化论坛北京大学主会场

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文旅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今年的中华文化论坛设立了北京大学主会场以及北京郊区分会场、台北分会场、高雄分会场。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向论坛发来贺信,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黄志贤、中华文化总会原会长刘兆玄、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等领导嘉宾视频致辞。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主持。

在北京郊区分会场,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务院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陈立、总政歌舞团原副团长李福祥少将、中国科学院原办公厅主任柳怀祖等参与论坛。

中华文化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弘扬中华文明  建设文化强国”,分议题为“两岸共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新路径”和“两岸艺术交流”。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思想界、学术界、教育界、文化艺术界、新闻界150余位专家学者以多种形式参加此次论坛,论坛收到论文70余篇,线上参与80余人。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向论坛发来贺函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向论坛发来贺函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论坛贺函中指出,中华文化论坛创办至今,秉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初心,为两岸共议中华文化固本开新、共促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贺函强调,两岸同胞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去中国化”等“台独”图谋,进一步密切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携手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繁荣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共同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黄志贤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举办中华文化论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本届论坛以“弘扬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为主题,体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彰显了中华文化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精神力量。两岸中国人拥有共同的中华文化基因,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从根子上讲,是对历史的尊崇,是对民意的顺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对民族大义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捍卫。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必将在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中华文化总会原会长刘兆玄对在当前疫情下成功举办中华文化论坛表示祝贺,认为论坛在目前两岸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视频致辞中他阐述了中华文化中王道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王道思想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和普适性。他并通过多年来他倡导的王道指数系统,阐述其对于当前时空背景下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致辞表示,北京大学发起创设中华文化论坛,希望依托北京大学和两岸高等院校的学术资源、文化底蕴,集合两岸教育界、文化界、学术界的精英翘楚,共同就中华文化的守正创新进行充分讨论,以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还希望两岸同仁能以中华文化论坛为契机,在哲学、艺术、文化产业、大众传播等多元议题上开展良好合作,做好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与实践,推动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和交流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文化全方位的知识体系,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碰撞出更多火花。

据论坛组委会负责人、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教授介绍,中华文化论坛已经举办六届,被国台办列为两岸交流重点项目,入选两岸交流十大新闻,两岸交流30周年时也被评为30年来两岸交流的重要事项之一。今年论坛组委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筹办大型会议带来的压力以及岛内当局对两岸民间交流活动的阻挠,坚持举办论坛,是希望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局之年,搭建平台,承担学界智库应有的担当,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联结两岸学界,力求用文化的力量,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建言献策。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论坛 中华文化 两岸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