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助力乡村振兴 兴扶绿通在行动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4日电 他却始终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公益事业。他致富不忘乡亲、为群众排忧解困;他帮学助残,多年来他带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扶困难群众达上百人;他带领志愿者数次组织扶贫助困、敬老助残、捐资助学等爱心活动。他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弱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就是兴扶绿通健康管理中心的武志友。
心系老人, 将温暖大爱洒向人间
武志友从事房地产行业多年,热爱公益,每一次看到身边的孤寡老人亦或孤儿需要救助,他心中都五味杂陈。也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他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为敬老院捐款捐物、节假日给孤寡老人送生活物资、定期带领医护人员上门检测健康状况,带着米、面、油和现金慰问村里的贫困户、为贫困学生和残障人士送去关爱,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慈善献爱心活动等,以实际行动支持公益事业,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温暖与健康。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65岁人口占比达到13.5%,在“十四五”期间这个数字将达到14%,中国将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看到这条新闻的武志友,开始意识到中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关爱老年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已成为社会文明的体现。2020年,武志友联络了几十家爱心企业共同开展《健康补短板牵手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呼吁用真心、爱心、关心来扶持关爱老人,弘扬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
“健康补短板牵手公益活动”主要帮助老百姓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如农村人想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高端医院看病,“健康之路”团队就会安排负责全程帮助挂号、陪诊以及找专家。“牵手公益中‘牵手’的意思是公益事业第一时间要走进百姓们的生活,作为一个公益人尽自己的能力伸一把手帮助贫困人群,”这是武志友做公益的初心也是愿景。
随着活动的展开,“健康补短板牵手公益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也由最初的武志友一个人到现在公益团队达到几百人。全国目前建立服务站一百六十多个,服务百姓两万多人。武志友心怀大爱投身公益事业,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生命健康补短板。在未来规划中,武志友会继续将“健康补短板牵手公益活动”推向全国,成立上万个“补短板牵手公益服务站”,促进全民健康,服务基层群众健康需求,为健康补短板,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扶贫 ,将公益精神发扬光大
除了关爱老年人群体,武志友还把目光放在了乡村振兴上。2020年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这既离不开政府的集中力量,也离不开无数像武志友这样的社会力量的努力奋斗。现在,新的使命降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乡村振兴,是一项从“效率”向“公平”倾斜的国家战略。目前城市和乡村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乡村自身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贫困地区实现真正脱贫。在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后,防止返贫,让日子过得更好,不仅是当下乡亲们最迫切的期盼,更是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
武志友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并且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健康补短板牵手公益活动”2022年升级转型,为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低收入人群,做兜底式保障服务。
武志友参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助农兴农活动,帮助更多的刚脱贫地区建立农民工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把农民工厂建在家门口,让贫困农民变身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难题,也极大促进了贫困群众务工增收难题,把群众稳定在家门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家庭幸福安康。
爱无止境, 将公益之路永不止步
公益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感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助学、助农、敬老、助力乡村振兴……这只是武志友公益事业的冰山一角。在公益的路上,武志友默默付出时间与精力,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弱势群体,得到了认可。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影响着喜欢他的人一起加入公益的队伍,以公益善行承担社会责任,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让更多的梦想实现,传播大爱。
慈善事业不是小事,奉献是每个企业及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武志友表示,会一直把公益事业持续下去,希望更多有爱心的人加入慈善的队伍中,和兴扶绿通一起将这条温暖的公益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乡村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