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凭借隐私计算专利,锘崴科技研发成果再获国际认可

2022年04月24日 16:35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崔吕萍)日前,国内隐私计算行业代表锘崴科技成功获得美国专利及商标局(USPTO)颁发的一项隐私计算发明专利。

据了解,美国专利及商标局成立于180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美国乃至全球知识产权领域的权威官方机构。该专利名为“个人健康数据安全共享及去中心化计算系统的所有权”,以隐私计算为技术底座打造数据共享“市场”,促进健康信息可信流通。其中,共享数据的各类利益相关方包括数据拥有方、提供方、需求方、挖掘方等,如医院诊所、研究实验室等医疗机构。

锘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王爽表示,对科技企业来说,专利和知识产权是核心的“动态”资产,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研发水平递进发展。目前锘崴科技已有几十项发明专利和数项外观专利,并且还有多项专利在递交申请中。

专利是各行各业创造与创新能力的证明,隐私计算专利的高含金量,首先体现在技术本身充满挑战。“隐私计算不是单一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既包括软件与硬件的协同,也包括不同算法的协同。比如在密码学算法方面,同态加密(HE)与多方安全计算(MPC)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很长一段时间,对其研究始终没有超出学界研究的范围。”王爽这样说。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联邦学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现雏形。2012年王爽开创性地提出了全球首篇医疗在线安全联邦学习底层架构并应用在大规模医疗在线学习,解决了“数据可用不可见”问题,隐私计算的基础性技术路线联邦学习的工程方案加速落地。

对此,王爽坦言,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在不断突破瓶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科研努力,比如密码学的底层是数学,可信执行环境(TEE)的底层是芯片技术,要融合各种技术路径解决数据隐私保护的问题,难度可想而知,必须要依靠创新性的应用方案。

隐私计算专利的高含金量,更是源于应用价值高和落地难度大。隐私计算之所以能成为科创界的新星,核心原因离不开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的相辅相成。

王爽表示,自创立之初,他与团队就始终致力于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齐头并进,比如在人才方面不仅有学界大咖作为创始团队曾获得数千万美金资助并发表300+SCI论文,也有来自IBM、谷歌等商业巨头的团队成员从市场层面对接应用需求与技术输出,专利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被反复验证,各类应用让更多终端行业享受到数据价值红利,也提升了专利本身的成色。

从行业层面来看,随着隐私计算行业的兴起与繁荣,相关的专利申请也迎来热潮,不仅带动了行业与技术发展,也令我国成为全球隐私计算强国。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近年来国内已公开的隐私计算相关专利数量激增,从2017年的67项增长至2021年的3600多项。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与区块链部副主任闫树表示,作为一门融合了多学科的、复杂的新兴技术,发展与应用隐私计算的关键底座仍是理论研究和创新。现阶段,隐私计算相关论文和专利数量增速都不低于10%。

而在国际上,零壹财经相关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1700家公司参与隐私计算专利申请。我国隐私计算技术领先美日韩等其他国家,在全球TOP20企业中,我国有13家公司进入榜单。另从专利分布来看,隐私计算主要应用场景有金融、医疗、电网、政务等多个行业。

编辑:何方

关键词:计算 隐私 专利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