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资讯
勤政帝王谁最“卷”? 中华书局“康雍乾”传记形象展现历史风貌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谢颖)近日,中华书局在新华书店·为宝书局举行《康熙传·雍正传·乾隆传》新书沙龙,邀请知名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卫国,从三位帝王的工作、家庭、生活、心理入手,剖析他们不同的执政方式、用人之道、性格特征与内心矛盾,为读者们还原了真实立体的帝王形象,并深入探讨了今天的读者该如何以当代视角切入和走进帝王传记,让历史阅读更有价值。
活动从一个非常“卷”的话题开始——以勤政闻名的康熙、雍正、乾隆,究竟谁才是“勤奋第一名”呢?雷颐和孙卫国都认为非雍正莫属。然而除了统治者的勤勉用功之外,实现王朝高效管理的关键还在于用人策略。孙卫国认为,正规的科举考试,与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二者同样重要。
谈及三位皇帝的勤政,雷颐认为,虽然勤于政务是好事,但发展到一个极端也会显出弊端,比如曾国藩便曾上书委婉批评咸丰皇帝大小事务都要插手,导致前方主帅在战事危急时也无法自主决定从而贻误战机。孙卫国则从具体史实出发,对皇权专制发展到最顶峰时,皇帝们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同时,孙卫国表示,对于影视剧中展现的大权在握、轻松潇洒的帝王形象,世人更多地看到了帝王的光鲜一面,但实际上他们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经历着普通人都会有的心理危机。他们面临的共同难题是如何保持政权稳定,而不同的皇帝则有不同的忧虑。
当谈论到当代读者阅读帝王传记时最能与之共情之处时,现场气氛也热烈起来。孙卫国谈道,帝王们威严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极其人性化的一面。比如,雍正在朱批中经常会写推心置腹的私房话,其真性情让大臣很是感动。而且皇帝也希望享受家庭生活和亲情关系,比如康熙对乾隆的关心和爱护就被传为佳话。雷颐适时为此做了“注脚”:即便如此,当一旦涉及皇权,人伦情感就会泯灭,这也揭示出权力容易腐蚀人性、使人异化的道理,值得深思。
立足当代,我们该如何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康乾盛世”?雷颐认为,虽然乾隆时期盛极一时,但从全球视角分析,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发展迅速,而乾隆皇帝对世界局势缺乏认识,不够重视,拒绝开放。孙卫国也从自身的专业角度提出,朝鲜使臣访华的记载中有许多关于清朝社会的丰富细节,可以作为对中国史书的有力补充。合理引入外来视角,对于客观认识历史全貌有着重要作用。
由中华书局推出的《康熙传·雍正传·乾隆传》,是继2004年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引领中国“历史正说”风潮之后又一套力作,旨在以“有价值”的史学书写,帮助读者实现“有价值”的历史阅读。
据中华书局近代史编辑室主任欧阳红介绍,当前市场上存在很多戏说历史的小说性质读物,许多读者将其当成真实历史,实际上是一种误读。而由清史专家撰写的《康熙传·雍正传·乾隆传》秉承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辅以平实易懂的语言表达,即使出版多年,仍然获得广泛关注,验证了正统历史叙说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
据介绍,中华书局此次一次性推出《康熙传·雍正传·乾隆传》这三本帝王传记再版,贯穿了清代前期长达130年的恢宏历史,为读者们再现了康乾盛世的历史全景。与之前版本相较,对《雍正传》和《乾隆传》的目录部分做了较大调整,由章节体改为专题讲述的形式,并仔细校订内容错讹,加入大量插图,力图形象展现历史上的帝王风貌。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