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实践
西藏选育出7个青稞新品种 青稞增收300余万公斤
人民政协网拉萨8月3日电(记者 李木元 谢颖 李京)8月3日上午政协第十二届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拉萨召开。会上,西藏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杨开勇在做大会发言时介绍,近年来,西藏已选育出藏青3000等7个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12.6万亩,青稞增收300余万公斤,群众增收1323万元,为保障自治区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开勇介绍,近年来,西藏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民生导向,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除大力选育青稞新品种外,还召开科技支撑适生草品种选(引)育成果推介交流会,巴青垂穗披碱草等5个饲草新品种为畜牧业发展、草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支撑。突破全变流器型电源供电系统稳定运行技术屏障,解决青藏地区50多万平方公里供电难题。开展高寒高海拔全生命周期供暖供电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高海拔庭院蔬菜高效种植设施和技术,解决农牧区百姓、边防官兵、工地工人“吃菜难”问题。那曲城镇科学植树选育出7种适生树种,越冬保存率 85%以上,成功解决极高海拔地区科学植树难题。研究形成高原固废生物质低碳化能量利用技术体系,有效降低固废处理成本约15%,实现经济效益近3亿元。支持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了高原大气环境开放等36家重点实验室、水风光储能源等4家技术创新中心、高原病等4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冰冻圈与环境等20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初步构建了涉及农牧业、生态、能源等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创新体系。
杨开勇还说,西藏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到科技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如发挥科普作用,累计开展科技活动周等各类科普活动300余场次,投入、捐赠科普物资1000余万元,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持续加强藏语文信息化研究,首次研发藏文文献数字化无损采集及多字体文字识别系统,完成近4000册藏医药古籍和1000余册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处理。
编辑:张佳琪